近日,从广州多家连锁药店获悉,广州市医疗保险服务管理局正在修订《广州市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管理办法》。此次修订拟禁止医保定点药店销售非药品,旨在确保医保基金不被滥用,更好地保障参保人的权益。
广东老百姓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方原透露,此次修订意味着所有药店都有机会获得医保定点资质,但前提是要专注于药品销售。事实上,包括成都、武汉、杭州、珠海等地已经实施了类似的规定,禁止医保定点药店销售非药品。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零售药店行业已经整体进入多元化经营时代。禁止医保药店非药品业务无疑会对这一行业带来挑战。新医改环境下,零售药店行业面临发展困境,此次政策调整更是雪上加霜。
监管部门设立医保定点药店的主要目的是方便参保人购药。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城市的医保定点药店约占城市药店数量的10%。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和社区医疗的完善,药店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许多药店开始寻求多元化经营。他们开始销售保健品、化妆品甚至日用品等,使得药店变成“小超市”。
成都、武汉等地已经率先实施禁令,从今年7月31日起叫停医保药店非药品业务。这一政策给正在积极转型的零售药店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老百姓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子龙表示,非药品类的毛利率远高于药品,如果全国推广这一政策,将不利于公司的盈利。
广州的广东金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浩涛也面临同样的困境。非药品业务的利润远高于药品业务,如果选择放弃非药品业务而专注于医保业务,即便所有药店都成为医保药店,也不一定能够带来更大的销售额增长。
资深业内人士李从选预计,随着医保药店禁售非药品的趋势蔓延,药店将面临选择。未来,药店行业将出现两种商业模式:一是成为医保定点药店,选择专业的药学服务模式;另一种是放弃医保定点资格,坚持多元化经营模式。这无疑将是药店行业的一次重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