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这一常被忽视的健康杀手,是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的统称,涵盖了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疾病。在我国的城市与农村,呼吸疾病特别是慢阻肺的致死率居高不下,这一状况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杨瑞红副主任医师介绍,慢阻肺是一种进行性、不可逆性的疾病,尤其在冬季,患者容易复发,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其典型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活动气短等,随着病情的加重,这些症状会逐渐显现,甚至在休息时也会出现呼吸困难。慢阻肺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很容易被忽视,当症状出现时,肺功能往往已经受损。
在我国北部及中部地区的农村成年人调查中,慢阻肺的发病率更是令人震惊。结果显示,在15岁以上的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高达3%。而在城市人口中,呼吸疾病(主要是慢阻肺)占十大死因中的第四位,但在农村却高居首位。更令人担忧的是青少年人群成为慢阻肺的“后备军”,由于过早吸烟、生活习惯不健康等因素,他们的肺部发育受到影响,肺活量平均降低了10%至15%。
导致慢阻肺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吸烟是最大的危险因素。研究证明,吸烟的年龄越早、吸烟量越大,患病率越高。是预防和治疗慢阻肺的关键措施之一。在工作和生活中接触某些刺激性尘埃也是导致慢阻肺的重要原因。
如果不及时治疗慢阻肺,还可能引发动脉高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等严重并发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口唇紫绀、间断下肢水肿等症状。冬季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症状恶化的高发期,患者应注意保暖并接种相关疫苗。
作为预防措施的一部分,人们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运动锻炼、避免吸烟和长时间接触刺激性物质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已经患病的患者来说,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除了药物治疗外,他们还可以采取吸氧、呼吸训练等辅助措施来缓解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关注自己的健康,及时采取行动预防和治疗慢阻肺这一严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