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撒拉族乐器 撒拉族的口细和宰靠

  • 生活知识
  • 2025-04-14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口细”是一种源自民间的乐器,小巧玲珑,体积之微小,几乎难以想象。其长度不足半厘米,重量轻盈至极,甚至不到0.05克。在这小巧的身躯中,隐藏着丰富的音乐魅力。“口细”的制作工艺堪称匠心独运,采用火柴杆粗细的细铜(或白银)制成马蹄形状,中间镶嵌一片极薄极细的黄铜片,尖端弯曲。演奏者只需将其含入口中,依靠舌尖拨动或夹在牙缝之间以手指弹拨即可发出音乐。调整嘴唇的大小和吹气的强弱,便可以调节音量、掌握音符。

尽管其音量微弱,几乎隔门难闻,但其音符起伏、跳动却十分悠扬缠绵。听起来如同泣诉般深沉,让人沉醉其中。“口细”是撒拉族人民尤其是妇女们钟爱的一种乐器。在过去,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撒拉人中的妇女弹唱歌舞被视为禁忌,唯独吹弹“口细”却不受任何制约,并被誉为美妙之事。

撒拉族地区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描述了先知的外孙哈三、胡才双双阵亡于沙场后,其母法蒂玛以“口细”代替言语,倾诉失子之痛。“口细”在撒拉族中不仅非忌,反而被尊崇为“圣行”。

撒拉族的男人们因种种原因远离家乡时,妇女们常常聚在一起,尽情吹弹“口细”,以表达她们的忧愁、焦虑和思念。随着岁月的流逝,“口细”成为撒拉族妇女随身携带、自我安慰的伴侣。它以其独特的音质,倾诉着撒拉人的喜怒哀乐。至今,“口细”仍是青年男女倾吐爱慕之情的主要媒介之一。

“宰靠”也是撒拉族地区的一种独特乐器,当地称之为“敲尔”。它的制作方法别具一格:采用粘性强的红泥土,捏成两块喇叭花状的凹片后粘合在一起。在合缝处掏一小孔以便吹气,两边再掏几个按指音符的小眼,晾干后即可吹奏。“宰靠”的音量大,音质高亢、嘹亮、悠扬、清脆,多为男青少年所喜爱。在野外牧羊或田间劳作休息时,一曲高昂的“宰靠”声往往使人精神振奋,浮想联翩。如今,撒拉族人民用这些别具风格的民间乐器歌颂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