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这一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除了饮食习惯可能引发之外,日常的行为习惯亦可能助长其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遵循一些简单而实用的防癌生活方式。
一、细嚼慢咽,一口饭嚼30次。匆忙进食的人患胃癌的几率较高。多咀嚼能减轻消化道负担,降低患胃肠道癌症的风险。唾液有强大的“灭毒”作用,能让致癌物质的毒性在30秒内几乎完全消失。一秒钟咀嚼一次,一口饭最好嚼3e秒,这样具有防癌作用。
二、饮用豆浆,预防“女性癌”。美国癌症研究协会指出,常喝豆浆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大大降低。豆浆中的一种物质——大豆异黄酮,起到类似雌激素的作用,对所有与雌激素相关的癌症都有预防作用,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和前列腺癌。已患这些癌症的人应避免饮用豆浆。消化性溃疡、胃炎、痛风患者也要少喝。
三、干毛巾擦背。在日本,用干毛巾擦背曾掀起过热潮。研究指出,摩擦受热可激活皮下肌肉组织中的细胞,起到吞蚀并破坏癌细胞的作用。中老年人可以通过搓、擦或挠背的方式来进行保健,或者用干毛巾反复摩擦背部10分钟,直到皮肤通红发热为止。
四、每天走路1小时。散步等适度运动可以消耗热量,降低患癌的风险。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只要走路一小时,就可以降低一半患大肠癌的几率。运动还能使体内的致癌物质随汗水排出体外,从而起到防癌作用。
五、开窗透气,减少致癌物质。很少有人知道,室内可能存在一种强烈的致癌气体——氡及其子体。这些气体藏在花岗岩、水泥、瓷砖里,沿着这些地方的裂隙扩散到室内,长期吸入可能诱发肺癌。其实,只要每天开窗半个小时,室内的氡浓度就可以降低到与室外相同。烧水时最好打开窗户,关闭与居室连接的门,以避免天然气燃烧后产生的氡进入室内。
遵循上述生活方式,不仅有助于预防癌症,还能促进整体健康。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自己和家人筑起一道健康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