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抚州工业园区,一名普通工人张志荣的生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他的月收入并不高,却将相当一部分支出用在了上。当被问及对他的经济影响时,他坦言,支出已占据他收入的近三分之一。
记者了解到,张志荣选择的价格在七元左右,这对于他的收入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这种现象并非个例,农村吸烟问题正逐渐凸显,成为一些家庭致贫的重要原因。
美籍华人、控烟活动家臧英年对此深表担忧。他强调,中国农村吸烟问题被忽视,而实际上,抽烟导致的疾病已成为农民致病、致死、致贫的主要原因。随着价格的提高,一些家庭为了节省开支,甚至选择购买劣质,而这些发霉变质的对人体危害更大。
吉林省人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安东善指出,无论的质量如何,其有害成分都大同小异。劣质烟的质量更差,其中的有害物质可能会更多。中的、一氧化碳、氢氰酸、胺和芳香化合物等都是主要的有毒物质。
调查显示,我国有3.5亿烟民,每年因相关疾病死亡的人数高达100万,这一数字超过了艾滋病、肺结核、交通事故和自杀死亡人数的总和,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2%。安东善强调,农村地区的烟民,尤其是留守儿童和低收入群体,更需要得到关注和帮助。
目前我国每年生产1.7万亿支,利税高达5000多亿元,因引发的疾病所消耗的医疗成本占卫生总费用的3%~5%。尽管我国已签署《控制框架公约》六年,但仍未出台国家级的无烟立法。
臧英年呼吁,控烟不仅仅是为了健康,也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他建议国家协助烟民转业,转向其他农作物,实现用途的多元化。例如,美国从中提取用于医学用途,同时提取其他成分作为杀虫剂、治疗脚气等药物,纤维也可用于造纸。
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不禁要思考:在追求经济利益的我们是否忽视了给社会和个人带来的巨大负担?如何在保护人民健康和发展经济之间寻找平衡?这不仅是的责任,也是每个社会成员需要深思的问题。(记者舒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