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沟油的双重身份:餐桌上的稀缺宝藏与柴油市场的冷遇
近日,关于地沟油的新闻再次引发社会热议。这种在餐桌上被视为避之不及的废弃油脂,在再生为柴油后却遭遇了市场销路的困境。相反,若这地沟油能够“改头换面”重返餐桌,却会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火爆场面。这究竟是何原因呢?
在石化柴油与生物柴油的价格对比中,一吨生物柴油的市价约为7多元,比石化柴油便宜千余元。尽管价格更为亲民,但这种由地沟油再生而来的柴油,市场接受度并不高。昨天,市政协委员就“生活垃圾‘三化’处理”进行专题视察时了解到,目前上海已有两家企业成功将地沟油转化为生物柴油,其中绿铭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年产柴油更是可百分之百用于汽车动力。消费者对于这种新型产品更多的是持观望态度。
令人惊讶的是,同样是地沟油,如果经过加工回到餐桌,其售价竟高达1吨12000元。这种价格差异巨大的双重身份,让在场的许多政协委员为那些处于产品利润低与销售渠道窄双重压力下的环保企业感到担忧。郭翔等委员建议要打开生物柴油等终端产品的出路,他们认为可以扮演中间人的角色,帮助环保企业找到产业链下游的企业,从而让企业摆脱对传统路径的依赖,同时形成企业间的相互监督。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在座谈时介绍,目前上海约有35000家餐饮单位产生废弃油脂。相关部门已经要求这些餐饮单位安装油水分离器,并与收运机构签订收运协议。尽管源头上的管理已经加强,大中型餐饮单位的油水分离器已经安装到位,但委员们的担忧在于,下游的处理能力是否能跟上这一步伐。
在此,微微健康网祛斑宝网小编呼吁相关部门不仅要加大地沟油的收集力度,还要增加处理布点。也呼吁每一位市民都有责任与义务参与其中。让我们共同期待地沟油能真正找到其应有的价值,无论是回归餐桌还是转化为能源,都能实现其最大的社会效益。这不仅是一种环保行动,更是对资源的珍视与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