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中国,营养过剩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这一现象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尤为突出。据2009年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调查显示,中国超重肥胖儿童少年数量已达到惊人的1200万人,占全球胖孩儿的十三分之一,肥胖问题已然成为一项严重的公共卫生挑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营养过剩成为了人们面临的新难题。长久以来,肥胖被视为生活富足的象征,但在当今食物极度丰富的环境下,营养过剩的问题逐渐显现。人类基因中的贮存能量机制,在面对今天的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时,显得捉襟见肘,发胖的速度令人惊讶。
太平洋岛国瑙鲁的故事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这个人口仅1.3万、面积24平方公里的小国,在过去的50年中,因为西方产品的涌入,饮食习惯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健康食品被进口的高热量零食所取代,城市化进程也促使人们远离了传统食物来源,更加依赖工业化食品供给。现代化带来的便利同时也带来了肥胖的隐患。
那么,如何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保持健康呢?答案其实就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中国人的传统饮食其实很健康”,大卫·赫伯博士指出。传统的中餐烹饪方式注重营养搭配,烹饪过程精细,属于现在国际流行的“慢餐”方式。与之相比,西式快餐虽然制作方便、快捷,但往往高热量、高脂肪,容易导致肥胖。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实践“慢餐”文化可能并不容易,特别是当我们身处充满西式快餐的环境中。那么,如何在现代社会保持苗条身材呢?苏珊·鲍尔曼给出了七个实用的建议。从选择健康的饮品、控制水果的摄入量、选择健康的甜品等方面,她为我们提供了对抗西式快餐的“低热”定律。
面对营养过剩和肥胖的问题,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饮食习惯。在享受美食的也要关注饮食的健康性。尝试回归传统的健康饮食方式,选择健康的食物,控制摄入量,这样我们才能在美味与健康之间找到平衡。让我们告别肥胖,拥抱健康的生活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