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甘肃省近期实施了名为“效能风暴行动”的行政改革措施。在此背景下,即使是经营简单的食品业务,如馒头店和油条摊,也需要进行行政审批。此项措施并非随意设立行政审批,而是出于加强监管的坚定决心。
甘肃省法制办针对实施了仅十四个月的《甘肃省生产加工食品小作坊加工许可管理暂行办法》发出了暂停令。对此,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发文宣布停止执行该办法。此举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尤其是对于那些长期缺乏有效监管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而言。这一变化背后的原因是该办法在许可和处罚设定上缺乏充分的法律依据。对此,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承认这一缺陷,并采取了积极的行动进行改进。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去年四月,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开始实施食品加工小作坊许可证管理制度。尽管这一制度的初衷是为了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尤其是对固定加工场所和固定工艺流程、传统低风险的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管理,但其执行过程中引发的争议不容忽视。一些人质疑这种管理方式是否过于繁琐和冗余,特别是在针对一些简单的食品业务如馒头店和油条摊时。这样的争议使得在实施仅一年后,仅有五百多家小作坊获得了行政许可证。这一数字与街头巷尾遍布的各种食品加工小作坊相比,显得相当微不足道。
尽管如此,我们不能否认实施食品加工小作坊许可证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尽管存在一些争议和质疑,但这一制度的实施确实有助于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的监管,从而保证食品安全。如何平衡行政管理和市场需求、如何合理设置行政许可、如何确保制度的公正透明执行等问题仍然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解决。甘肃省在这一方面的努力无疑值得肯定,但也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以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和公正性。希望甘肃省能够进一步推动“效能风暴行动”,深化行政改革,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为公众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