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附近,小零食店铺众多,各类小零食琳琅满目,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许多儿童甚至对小零食达到了上瘾的程度。作为家长,我们是否能放心孩子大量摄入这些小食品呢?近日,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布了一项关于校园周边小零食的风险监测结果,其中面制品的风险相对较大,将对其进行深入调查。
这些中小学校附近的小零食,名字和包装都十分奇特。市食品办对校园周边小食杂店、小商亭销售的食品进行了详细的抽样调查。调查发现,果冻、膨化食品、蜜饯果脯等七类小零食最受中小学生欢迎。这些食品因其口味新奇、价格低廉、包装奇特等特点,颇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有的食品包装甚至采用卡通人物形状,内部附有流行的游戏卡片、刮刮卡等,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购买欲望。
针对这些受欢迎的小零食,北京市食品办进行了多项检测,包括防腐剂、甜味剂、色素、二氧化硫等项目。结果显示,果冻、乳饮料、熟肉制品、膨化食品等未出现不合格样本。调味面制品中有6种不合格,其中5种甜蜜素超标,部分产品菌落总数或大肠菌群也超标。
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工程师杜剑萍表示,此次检测主要针对那些颜色鲜艳、进货渠道不清、标签标志不全的小零食。调味面制品因其对食品原材料、设备要求较低,在小食杂店、小商亭中极为常见,但历年监测中也常发现不合格产品。
针对此次监测结果,北京市食品办将对面制品等小食品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其进货渠道,并重点检查食品包装中是否放置可能影响食用安全的物品。小零食的食品包装材料也将纳入检测范围。
在此,我们呼吁广大家长加强对孩子饮食情况的监督,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微微网频道也提醒各位家长,儿童喜欢吃小零食是可以理解的,但家长绝不能纵容孩子长期大量摄入各种小零食。小零食不仅营养价值不高,而且存在严重的卫生安全隐患。让我们共同保护孩子的健康,让他们远离小零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