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遗传学的角度,父母的情绪状态对孩子的基因表达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研究的证实。在孕育下一代的过程中,父母的情绪状态,无论是快乐还是抑郁,都会引发大脑分泌特定的激素和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会进一步影响精子和卵子中的基因表达,从而对孩子的未来孕育和发育产生长久的影响。
关于如何迎接一个健康的宝宝,有专家提出了六大建议。其中,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是因为我们的情绪状态,无论是喜悦还是忧郁,都会通过大脑分泌的化学物质影响我们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这种影响可能会在孩子孕育期间留下深刻的印记。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我们的行为和情感状态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正如布凯所说,“父母在造人之前的心理状态会影响孩子的基因。”
关于性格的遗传问题,英国和美国的研究者也发现了有趣的规律。他们发现快乐是可以遗传的,而这种遗传的比例大约占到了50%。也就是说,我们的性格特征中有一部分是受到基因的影响的。对于同卵双胞胎来说,他们的性格特征和快乐程度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这进一步证实了基因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这并不意味着快乐完全取决于遗传,后天环境、人际关系、健康、职业等因素也会对快乐产生影响。
实际上,快乐是一种需要后天学习和培养的能力。尽管基因对我们的性格有一定的影响,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积极的心态和行为来提升自己的快乐感。一项调查甚至发现,亲情和友谊也是快乐的源泉。不论年龄大小、生活状况如何,我们都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追求和保持快乐。快乐不是完全由基因决定的,而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这就好比父母给孩子的不仅仅是一个“快乐的基因”,更是一种情感的储备,这种储备需要孩子们在后天的环境中去发掘和培育。“快乐”既需要基因的“储备”,也需要后天的培养和学习。只有在这样的共同作用下,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