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一起病死鸡黑作坊被查处,震惊了社会。这个隐藏在普通养鸡场背后的黑幕被揭开,其生产的五十余万斤病死鸡竟已悄悄流入市场。这一切源于即墨两对夫妻的精明计划,他们从养鸡场收购那些被忽视的病弱鸡只,将它们加工成白条鸡和烤鸡,再悄无声息地批发到各大批发市场。为了扩大生意规模,他们还雇佣民工扩大加工规模。更令人震惊的是,其中一对来自即墨北安街道的夫妻竟然在加工过程中加入了亚硝酸钠和日落黄。长达八年的时间里,他们加工并销售了五十余万斤的病死鸡,成为岛城去年查获的最大一起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件。
接到此消息后,记者深入调查并了解到,即墨法院最近对此案进行了严肃的审理。法官透露,这些黑心商人利用自家场所设立加工车间,对收购来的病死鸡进行加工处理。他们利用亚硝酸钠和双氧水进行浸泡,再加入日落黄和白糖煮熟、烘烤,处理完毕后送到即墨市农产品市场销售。从2003年至2011年4月期间,这对夫妇将加工后的病死鸡销售了共计五十余万斤,从中获利二十余万元。
法院审理此案时认为,两名被告人在未办理任何卫生许可证、检验检疫证等手续的情况下,明知这些鸡是有害的还擅自进行加工销售,其行为已经构成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法院对周某判处了有期徒刑两年,并处罚金二十万元;对张某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并处罚金二十万元。
除了上述的这对夫妻外,还有一对来自即墨南泉镇的崔姓夫妇也涉及此案。他们发现了普东镇、大信镇等地的个体养鸡户时常会有病死鸡的情况。由于养鸡户们急于处理这些病鸡以降低损失,他们便以每斤两元左右的价格大量收购这些病死鸡。每月他们都能收购到两千余公斤的病死鸡。目前,这两对夫妇也已受到法律的制裁。这起案件提醒我们,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每个人都应该保持警惕,确保我们餐桌上的食品安全可靠。只有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公众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