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们可能都误认为PM2.5污染仅在室外才严重。近日由清华大学发布的室内PM2.5污染公益调研报告却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相对于室外,室内PM2.5污染对人的影响更为显著,高达八成的PM2.5吸入量来自于室内。
这份报告基于北京市13个区县、7703个地理位置的407名志愿者所采集的累计11万小时的室内PM2.5数据。研究指出,现在人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内度过,而室内空气质量往往无法得到直观的判断。加之室内环境差异大,专业的PM2.5检测设备又庞大昂贵,难以进行普遍实时的监测,因此人们对室内PM2.5污染程度一直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和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包括中国在内,各国目前都没有针对室内PM2.5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这份调研结果可谓引发了广泛关注。据了解,北京室内平均PM2.5浓度达到了轻度污染水平,而在三分之一的时间内,室内空气都处于污染状态。更令人担忧的是,志愿者日均面对的PM2.5总量中,室内PM2.5的吸入量占每日总量的80%以上。专家解释,这主要是因为人们一天当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内,只有少部分时间外出。家中的污染源众多,如烹饪、吸烟等,而办公室通常有中央空调,这对降低PM2.5浓度有一定帮助。
有趣的是,调研结果还显示,办公环境的室内PM2.5等级略优于居住环境,而楼层越高,室内空气质量似乎越好。距离主干道较远的建筑空气质量也相对更好。专家分析,这可能与高空层的大气流动性更好、主干道机动车尾放影响较小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开窗通风的作用因室外情况而异。当室外空气质量较好时,开窗通风有利于改善室内空气;但当室外空气质量恶化时,开窗通风则会恶化室内空气质量。
这一报告的发布无疑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在追求室外空气质量改善的我们也需要关注室内空气质量,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室内PM2.5浓度。毕竟,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内度过,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