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凉菜的热门季节,大街小巷的超市和路边摊纷纷推出各式各样的凉菜。最近市民们对散装凉菜的卫生状况表达了担忧。据市民反映,这些散装凉菜往往没有任何遮盖物,使得卫生得不到有效保障。
随着夏季的到来,市场上的散装食品如蜜饯、干果、卤菜、蛋糕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种类繁多。记者在多家超市和集贸市场走访时发现,这些散装食品的卫生状况并不乐观。
在一些小超市和集贸市场的食品摊贩,散装食品敞开式地“裸卖”,无遮盖物,销售员多数没有戴口罩和帽子。用来装货的筷子,也常被用于品尝,甚至有人直接用手拈取。只有一些较为规范的大超市,将凉菜、卤制品用透明玻璃“隔离”起来,确保顾客不能直接接触。
在城隍庙旁的一家蜜饯店,一位顾客在挑选商品时,突然打了一个喷嚏,让周围的顾客不禁侧目。这样的场景让人不禁对散装食品的卫生状况产生担忧。
凉菜成为了“三无”产品。在某超市的凉菜销售点,各种凉菜如鸡爪、腐竹、海带丝等放在大碗里裸卖,供顾客自选。当顾客询问凉菜的保质期时,销售员给出的答案并不明确,只是表示在有冰箱的情况下可以保存更长时间。这让许多顾客对凉菜的卫生和质量产生了疑虑。
根据我市工商部门的规定,《流通领域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要求散装食品需标明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并有相应的防尘、防蝇等设备。这个规定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市工商局表示将加强检查,严管散装、裸装食品安全,要求商家出示食品的“健康信息”,规范健康证的办理和隔离设施的使用。
其实,不仅仅是散装凉菜,许多散装食品都存在裸卖现象。裸卖不仅可以节省成本,也让消费者能直接看到食品的状态和质地,但这也同时带来了卫生和健康的问题。市民们在享受美食的也要关注食品的卫生状况,保护自己的健康。希望商家能够重视散装食品的卫生问题,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市民的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