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地下水监测数据为何迟迟不愿公开

  • 生活知识
  • 2025-04-12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关于我国地下水监测数据的公开现状及其影响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地下水质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北京的三位律师黄乐平等人向国土资源部提出申请,要求公开全国地下水监测详情。他们所收到的监测数据报表却与公众所期待的有所出入。这份报表是否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地下水的质量状况?为何迟迟不愿公开真实的监测数据?

这份由国土部公开的地下水监测数据报表,无疑存在诸多不足。报表内容不完整,缺项较多,未能提供各监测点的水质综合结果。更重要的是,现行的《地下水质量标准》已制定于1993年,标准中的污染物主要为无机物,而现今的地下水污染主要来源于有机物,导致水质有机物指标的缺失。这份数据报表并不能真实反映我国地下水的水质状况。

尽管这份数据报表存在诸多不足,但在当前信息公开尚不完善的背景下,国土部的这一举动仍被视为不小的进步。我们应当呵护这种进步,而不是过度苛责。这份数据报表至少为公众打开了一扇窗户,让公众能够根据现有的地下水污染数据了解地下水污染情况,从而积极参与防治地下水污染。

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廉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部门应主动公开污染等信息。国土部公开地下水监测数据正是对这一要求的落实。信息公开是进步的开始,只有不断公开信息,公众才能更好地了解祖国的现状,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目前,急需做的是加快地下水质量标准的修订工作,将有机物污染物的监测纳入标准之中。还需完善各地下水监测点的水质指标监测项目,严格按照水质标准的项目指标进行监测,特别是不能遗漏重要指标的监测数据。地下水监测数据要及时公开,让公众了解真实情况,参与防治水污染工作。

信息公开是公众了解真相、参与监督的基础。只有让公众了解我国的地下水状况,才能更好地激发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促使相关部门在公众的监督下加强责任感。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美丽中国”的愿景终将实现。

下一篇:没有了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