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专家郑重提示,青光眼已成为我国眼疾中的严重致盲眼病之一。一旦患者失去视力,将再无法恢复光明。对于如何判断自身是否患有青光眼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早期症状及自测方法。
青光眼早期症状较为隐匿,由于其伴随的恶心、头痛等症状,往往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但以下几点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青光眼具有重要意义。
若家庭成员中存在青光眼病史,且个人自觉头痛、眼胀、视力疲劳,特别是老花眼出现较早或频繁更换老花眼镜的老年人,应引起高度警惕,及时到眼科进行检查并定期进行复查。
眼压的测量是诊断青光眼的关键。在青光眼早期,眼压常常不稳定,一天之内仅有数小时眼压升高。为了准确诊断,建议进行24小时眼压曲线测量。
眼底改变也是青光眼的重要体征之一。随着病情的发展,视盘的生理凹陷会逐渐扩大加深,形成典型的青光眼杯状凹陷。视盘邻近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损害是视野缺损的基础,这一改变甚至可能出现在视盘或视野改变之前,因此它可作为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视野检查是诊断开角型青光眼的另一重要手段。当开角型青光眼在视盘出现病理性改变时,就会出现视野缺损。
专家强调,对于青光眼的治疗,首选药物治疗。若在最大药量下仍不能控制眼压,可考虑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时,应先用低浓度的药液,后用高浓度的药液滴眼,并根据不同药物的有效降压作用时间,合理安排每天点药的次数。最重要的是保证24小时内能维持有效药量,睡前可用眼膏涂眼。开角型青光眼治疗后的随访也非常重要,即使眼压已经控制,仍应每4~6周复查一次,包括眼压、眼底和视力。每年应检查一次视野,以确保治疗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为了预防青光眼导致的眼睛失明,了解并遵循以上建议至关重要。除了以上内容,若想更深入地了解青光眼的相关知识,我们推荐您阅读更多关于青光眼的资料。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双眼的健康与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