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发布关于多款黄酒产品的消息,指出部分浙江产黄酒含有一种可能致癌的物质——氨基甲酸乙酯(EC)。这一消息立即引起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黄酒生产商古越龙山公司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古越龙山公司的董事长对此做出了迅速回应。他表示,黄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是在发酵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并非人为添加。他强调黄酒中的硒元素具有抗癌作用。对于香港消费者委员会的检测方法和结果,他提出了一些疑问,并表示目前国际上对于食品及酒类中直接的EC含量控制标准并不明确。他还指出,目前公司股票受到了一定影响,但该事件不会对黄酒的长期价值造成根本性影响。
香港消费者委员会的测试结果显示,多款绍兴黄酒含有氨基甲酸乙酯。其中,古越龙山公司的两款产品——古越龙山三年陈酿绍兴加饭酒和古越龙山正宗绍兴陈年花雕(五年)的EC含量相对较高。消息一出,各大超市如沃尔玛等开始要求下架同批次产品。
关于EC的含量标准问题,目前在国际上尚无明确的控制标准。古越龙山公司强调,适量饮用黄酒对人体健康有益,至今没有发现因饮用黄酒致癌的案例发生。香港消费者委员会的建议让消费者们对黄酒的安全性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疑虑。他们呼吁消费者不要食用含有EC的食品,并持续关注此事的进展。对于此次事件引发的市场恐慌,各方需要理性对待。对此事是否会影响黄酒的国际声誉和市场份额,尚待进一步观察。
作为我国的传统特产之一,黄酒在世界酿造酒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它历经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至今仍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此次事件虽然引发了消费者的担忧和关注,但也提醒了各方对于酒类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控制的重视。我们相信随着事态的发展和相关研究的深入,消费者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黄酒的真实情况,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妥善处理。在面对类似问题时,各方应以开放、透明、合作的态度来共同应对挑战,共同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和市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