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红牛饮料涉嫌违法添加事件,中国官方于近日发布公告。公告指出,经过对红牛饮料产品的深入调查和严格抽检,目前尚未发现存在质量安全问题。针对公众关心的保健食品标签问题,监管部门已对红牛饮料生产经营企业展开全面的监督检查。
红牛饮料作为国内知名的功能性饮料,一直备受关注。近期有关其标签标识与批准证书内容不符,涉嫌非法添加等问题的报道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事件发生后立即采取行动,组织专家对产品的安全性进行研究论证,并对红牛饮料进行了全面的抽检。
据了解,北京、山东、湖北、哈尔滨四省市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共对红牛饮料的11个批次产品进行了抽检。经过严格的检测流程,结果显示这些产品均符合国家规定,未发现存在质量安全问题。这一消息为消费者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针对媒体报道中提到的红牛饮料中所含的苯甲酸钠和咖啡因两种原料是否会对健康产生影响的问题,专家组经过研究论证认为,这两种原料在按照批准的使用量使用的情况下,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危害。这一结论为红牛饮料的安全性再次提供了有力证明。
关于红牛饮料原料标注是否合法的问题,经过核查发现,红牛饮料是1997年申报批准的保健食品,其保健功能为抗疲劳。批准证书上只载明了主要原料,未载明苯甲酸钠、柠檬酸钠等成分。这一结果符合当时的有关规定。但检查中也发现红牛饮料在标签标识等方面存在不规范的问题,监管部门已责令其限期改正。
面对此次事件,红牛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国家权威部门已发布相关通告,该事件可以告一段落。对于标签标识等不规范的问题,这位负责人表示暂不评论。不过无论怎样,红牛饮料都会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督与检查,确保产品的安全与合规。也期待红牛公司能够积极改正不规范之处,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