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报道,记者金煜最近发布的一篇联合报告揭示了令人担忧的事实。民间环保组织达尔问自然求知社和国际消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网络联合其他环保组织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市面上近四分之一的美白祛斑化妆品存在汞含量超标的问题。
这次调查涉及市场上随机购买的477件美白和祛斑化妆品样品。环保组织使用了手持X射线荧光分析仪,对产品的汞、砷和铅含量进行了快速检测。据IPEN的高级科学顾问乔瑟夫·迪冈吉透露,此次调查所使用的检测设备的准确性已经得到实验室以及中科院、教育部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官方部门的认可。
检测结果显示,高达23%的产品存在汞含量超标问题,最高超标达国家标准的4万多倍。近10%的产品砷或铅含量超过了国家标准。达尔问自然求知社的研究员王秋霞详细介绍了调查的细节,她指出超标产品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未标明成分。王秋霞强调,调查并非针对特定品牌,而是关注消费者在市场上能够接触到的产品。对于超标产品是否涉及假冒伪劣或冒用其他厂家名号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她提醒消费者,应尽量从正规渠道购买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
郝凤桐医生,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的科主任对此表示关注。她解释说,金属汞进入人体后主要转移到肾脏。化妆品中添加汞可以起到美白祛斑的效果,因为汞可以抑制皮肤黑色素细胞中的酪氨酸合成过程。汞中毒可能导致脑衰弱综合征、易兴奋症、口腔炎和汞中毒肾病等疾病。她指出,使用增白祛斑产品导致汞中毒的时间可能只有一个月,但患者体内汞含量却远超平均水平,这可能与使用的产品汞超标严重有关。
这一发现无疑给广大消费者敲响了警钟。在选择美白祛斑产品时,消费者需要格外小心,避免购买和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产品。环保组织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力度,加强对化妆品市场的监管,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对于已经购买并使用过相关产品的消费者,建议及时就医检查,确保自己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