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Careerforce发布了《中国38所财经院校疫情年总体就业报告》,揭示了财经类高校在2020年的就业状况。报告显示,财经类院校的就业市场呈现出一定的疲态。部分财经类院校的官方数据显示,未就业率高达26.56%。即使是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这样的211院校,也有16.83%的毕业生未能顺利就业。一些双非院校(如东北财经、兰州财经和云南财经大学等)甚至未发布2020年度的就业质量报告,而部分院校的财会类专业就业情况更是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在这种背景下,毕业生们将就业市场的压力转移到了考研这一赛道上。近年来,考研人数不断刷新纪录,但由于研究生招生比例变化不大,甚至有所减少,落榜人数也在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二战或三战考研,例如山西财经大学的二战考研率已高达27%,考研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财经类院校的升学名额虽然在增长,但本校升学人数占比也非常高。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例,本校升学人数占比高达61.72%。这意味着其他院校毕业生的录取名额减少,竞争更加惨烈。
在出国留学的赛道上,虽然2020年财经类院校毕业生整体出国率比前一年降低了1.13%,但一些211财经高校的出国比例仍然保持在高位。特别是排名较高的院校,如世界排名前20、前50以及前100的院校,其出国比例超过80%。
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其毕业生总体出国率为22%,留学高校在TIMES前50的比例为56.9%。出国留学总人数为544人,而本科毕业总人数为2460人。其他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也有类似的出国留学情况。
这份报告的数据让同学们更加明白了当下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以及财经类专业就业、升学读研甚至出国的内卷程度。对于毕业生来说,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但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希望通过努力,每个毕业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实现自己的梦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作为一所享有盛名的学府,其毕业生的总体出国率达到了惊人的17.8%。那些选择走出国门的学子,他们的目标高校遍布全球。伦敦大学学院、香港中文大学等世界排名靠前的学府,都迎来了这所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其中,留学高校在QS世界排名前五十的占比虽然未被明确透露,但已知的留学数据足以显示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生的非凡实力与竞争力。
让我们再将视线转向其他财经类院校。南京审计大学、南京财经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和江西财经大学等学府,每一所都培养了大批出国深造的学生。他们留学的高校中,世界排名在前100的占比多数都在60%-80%之间,这足以证明这些学子在学术上的卓越追求与实力。
在留学之路上,这些财经院校的毕业生同样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出国读研的数据背后,反映出的是一种内卷现象。这种内卷并非无法突破,而是需要你更加努力地迎难而上。正如那句鸡汤所言,“比你优秀的人往往比你还努力”。在这个财经类就业形势严峻的时代,无论你身处何种背景,都要对自己的未来有所规划。多参加实习,提前了解职场和就业形势,都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对于打算读研的同学,要确定好目标院校,并做好应对失败的准备。对于打算出国的同学,语言、实习、证书、竞赛、论文等准备工作同样不能忽视。无论选择哪条路,都要将学术均分保持尽可能的高,这一点至关重要。
报告数据显示来源于《38所财经类院校疫情年总体就业概览》,详尽的报告内容可以通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