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政投入百万修建的小学综合楼,短短三年便被弃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进行了深入调查。
记者于12月14日走访了成安县商城镇东保庄小学。只见学校大门生锈上锁,校园内空无一人,围墙损坏,有缺口可供出入。虽见校园内一栋新楼矗立,装修豪华,配备有空调等设施,但楼道与教室却被杂物占据,甚至校园内玉米堆积如山。据了解,这栋综合楼由中央财政出资114万元修建,旨在改善当地义务教育条件。仅仅过了三年,由于学生数量锐减,这座楼便被弃用。
东保庄村村民透露,尽管村庄拥有3000多人口,学龄儿童数量也不少,但孩子们都流失到附近的民办学校去了。在东保庄村方圆一公里内,除了东保庄小学外,还有五所民办小学。其中一些学校虽然气派,却并未取得办学许可证。商城镇中心校负责人也证实,这些民办小学因消防不达标等问题,一直处于整改阶段。
除了小学教育阶段,成安县的幼儿教育领域也存在非法办学的问题。为了争夺生源,成安县的乡村幼儿园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不仅在收费价格上竞争,还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家长报名。更有营销公司为幼儿园提供付费招生服务。当地教育工作者对此现象表示担忧,纷纷呼吁教育部门加强监管。
在商城镇,拥有众多无证民办幼儿园和民办小学的现象引起了记者的关注。尽管成安县教育部门曾取缔过一些非法学校,但这些无证学校依然存在,甚至白名单上的幼儿园和小学也面临停办的困境。而有证幼儿园则需要严格遵守各种规定,接受年检和教育部门的检查,包括人员资格、校园安全、建筑标准等各个方面。这些有证幼儿园园长对此表示无奈和头疼,他们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应对各种检查和规定,而一些无证幼儿园则因为无门槛反而更容易生存。
面对这种情况,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合作,共同打击非法办学行为,保障教育公平和质量。教育部门还应加强对民办教育的指导和支持,提高其办学水平和质量,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在成安县道东堡乡,一位深耕教育领域的工作者透露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现象:直到8月,四家幼儿园中的两家才拿到办学许可证。这位人士还观察到,近年来无证幼儿园在当地的生存状况竟然优于有证幼儿园,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
深入背后原因,无证幼儿园因为其无需年检的特质,得以降低运营成本,从而在收费上拥有更大的灵活性。比如,有证幼儿园每月收费220元,而无证幼儿园则仅需200元,显然后者在招生方面更具竞争力。这种价格战让有证幼儿园倍感压力。
那么,部门是否对这一现象有所了解呢?成安县教育部门显然有所察觉。商城镇的一位教育工作者透露,教育管理部门甚至建立了两个微信群来分别管理有证和无证的民办小学及幼儿园。值得注意的是,在成安县相关部门的新冠疫苗接种学生情况登记表中,也记录了大量无证幼儿园的信息。
为规范民办幼儿园的运营,邯郸市教育局多次发文要求清理整顿无证民办幼儿园。早在2017年,邯郸市教育局就印发了清理整治非法幼儿园的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尽管有这些努力,无证幼儿园的情况仍然复杂。记者了解到,尽管有民办幼儿园园长多次向县教体局举报无证幼儿园的非法办学行为,但得到的回复却是这是市场行为,教体局无权干涉。县市场监管局则仅对幼儿园食堂进行监管,而对于幼儿园的办学资质并不涉及。
无证幼儿园在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时往往会遇到难题,因为它们没有办学许可证。于是,这些幼儿园选择办理“小餐饮经营许可证”。这导致一些有证幼儿园的负责人抱怨称,“小餐饮经营许可证”的费用从几年前的200元涨到现在的2000元,他们质疑这是不合理的罚款。对此情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将持续关注并揭露事实真相。目前看来,无证幼儿园的非法办学行为在当地仍是一个待解决的难题。对于这一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并保障每一个孩子的教育权益让我们拭目以待。本报道发自河北成安并将在后续持续更新此事进展。(流产网)对此事也有所报道,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帮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