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短57天的时间里,韶关曲江区完成了松山学院等院校异地迁建项目的土地征收补偿协议签订工作,涉及20个村小组、873户村民和3283亩土地,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曲江速度和效率,还为全市项目征地工作树立了新的标杆。
这一成绩的取得,源于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自韶关市委书记李红军主持召开相关会议以来,曲江区委、区将此项任务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攻坚任务来推进。他们坚持“以一个带一片、以一片突全局”的动员工作思路,成功动员了包括在职和退休干部职工、河边村委成员等在内的广大人员参与。白土镇作为征地工作的实施主体,采用“党建+征拆攻坚”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此过程中,“道千言万语,下沉一线广宣传”是征地工作的重要一环。面对大面积的征地和众多的村民,征地工作组深入群众进行广泛宣传,大力弘扬“脚上有土、心中有谱”的务实作风。他们进村入户,通过讲政策、解疑惑,让当地村民了解项目情况和发展前景,享受各项政策。一些乡贤和党员也积极宣传项目,调节化解矛盾,使得村民的态度由最初的不赞成转变为理解和支持项目建设。
除此之外,“想千方百计,情系村民解诉求”也是征地组工作人员的重要任务。在走村入户过程中,除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外,他们还注重倾听群众呼声、收集群众诉求,及时解决村民的一些合理诉求,为当地村民办实事、好事。面对部分村民对征地补偿标准的疑虑,曲江区坚持从实际出发,耐心解释现行政策和补偿标准,并通过多种方式取得村民的信任。
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展示了曲江区的速度和效率,更是党建引领、广泛宣传和深入群众工作的生动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党员、干部和群众齐心协力,共同为项目的顺利推进贡献力量。这一经验值得在其他类似项目中推广,共同推动地方的发展和进步。征拆工作全力推进,攻坚克难展现决心
面对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的项目征拆工作,该区的领导展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高效的工作作风。主要领导干部亲自部署、亲自推进,其中区委书记罗海俊和区长伍文更是多次深入项目一线,指挥调度,积极协调解决各项难题,以确保征拆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众多的挑战中,松山学院等院校的异地迁建项目征地工作面临着一个特殊的难题。所征地块涉及的河边村委会,由三个村于2004年合并而成,由于各村集体经济实力和习俗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片区,至今仍然保持着资产分片管理的机制。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难题,该区因地制宜,针对各个片区的特点成立了相应的征地工作组。三个征地工作组的工作人员士气高昂,干劲十足,他们比进度、比效率,全力推进各片区的征拆工作,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良好工作氛围。
据了解,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土地丈量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争议。通过不懈的努力,目前已经协调解决了大部分问题。
接下来,该区将继续坚持不畏难、不怕苦的精神,保持打硬仗、打苦仗的状态。他们将以最实的作风、最高的效率推进后续工作,全力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
这一团队的努力得到了记者唐音和潘俊宇的关注和报道,他们详细记录了这一征拆工作的全过程。也受到了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的高度关注。
看着这一团队的努力,我们不禁为之点赞。他们的付出是为了更大的公共利益,是为了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他们的努力值得我们尊重和赞扬。希望他们的努力能够继续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和理解,共同为这片土地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