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校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生活知识
  • 2025-04-09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为应对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所带来的外语人才短缺问题,适应国家发展的迫切需求,在周恩来总理及其他副总理的深切关怀下,广州外国语学院于1964年应运而生,由中央决定建立,广东省负责主办。学院的筹建工作在当年夏季悄然展开,而后在同年秋季获得批准设立。到了1965年盛夏,学院正式对外招生,喜迎首批学子。那时的校址,坐落在广州市东北郊的原广州石油学校旧址。

时光流转,1970年的金秋,广东省对高等院校进行了一场深刻的调整与整合。在这一时期,中山大学的外语系以及多个专业、暨南大学的外语系和外贸系,还有广州外国语学校都并入广州外国语学院。学院也在此期间更名为广东外国语学院,并搬迁至广州市北郊黄婆洞的原中南林学院旧址。这一变革为学院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国家恢复高考制度的脚步,1977年的冬季,经过上级批准,学院重新恢复了“广州外国语学院”的校名,并重新归属教育部管理。学院的成长历程历经风雨,但也见证了我国教育的变迁与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对外经贸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州对外贸易学院于1980年在广州市北郊大朗诞生。学院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对外贸易教育的新起点。

时间的指针拨到1995年,为了适应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广州外国语学院与广州对外贸易学院正式合并,共同组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这一合并不仅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也为两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后的岁月里,两校共同书写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新篇章。

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壮大,学校于2003年获得了在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岛北部建立新校区的机会。学校在这里建立了南校区,而原位于白云山北麓黄婆洞的校区则成为北校区。这一变迁不仅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见证了学校的成长历程。

如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与广州开发区管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于中新广州知识城校区的建立后,学校的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为了满足学校的发展需求和体现办学特色,学校还于2020年启动了新校门的建设工作。这一决策不仅彰显了学校的实力与风采,也预示着学校的未来更加辉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校区新校门的设计理念独具匠心,汲取了展翅翱翔的凤凰形象精髓。这扇校门寓意着学校“凤起岭南”,象征着学校正向着“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目标展翅飞翔。校门的双翼设计,犹如凤凰展开的羽翼,寓意着“包容自信、广纳贤才”的胸怀。双翼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层叠的书本,代表着知识的力量。而中间敞开式的门框设计,则彰显了学校的开放与包容。

新校门采用了赤砂岩作为主要材料,表面装饰以南越国的凤凰纹样,洋溢着浓郁的岭南文化特色。这种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巧妙结合,使校门双翼与中门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的和谐统一,寓意着学校传承与创新的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富有艺术美感的新校门,于2021年9月建设完成,并在新学期正式启用。它不仅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校区的标志性建筑,更是学子们求学路上的重要通道。经过精心设计和巧妙构思,新校门成为了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外界展示了学校的独特魅力和精神风貌。

关注“广外招办”头条号,您将获取更多关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精彩资讯。本文转载自广外招办官微,希望能对大家了解这所高水平的大学有所帮助。新校门作为学校的一大亮点,也成为了许多学子心中的美好回忆。

此刻,站在新校门前,感受着知识的气息和文化的韵味,不禁让人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海内外学子前来求学深造,共同书写美好的未来。

下一篇:没有了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