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中国海洋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数学

  • 生活知识
  • 2025-04-09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张炳根教授:一位与数字相伴的学术巨匠

任教近50载,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的论文高达120余篇。这些成就不仅仅是一串令人惊叹的数字,更是这位耄耋老教授一生的真实写照。张炳根教授,一位与数字打交道的人,他的生涯中的每一个数字背后都蕴含着无数的故事。

出生于上海的张教授,自学生时代便深知生活的艰辛和读书的价值。命运给他开了一个玩笑,高三时的他突然患上肺结核,反复的病情使他不得不暂时放下学业,休学养病。但张教授并未因此放弃大学梦想,养病期间他一边补习,一边憧憬着大学的校园生活。1953年,痊愈后的他如愿收到青岛的山东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开始了与数学的缘分。

作为那个年代的难得的大学生,张炳根教授对知识充满渴望,孜孜以求。他的努力得到了以“治学严谨”闻名的张学铭教授的认可。在导师的影响下,张教授一边积极上党课,一边用功学习科学知识,立志为国家科技振兴贡献力量。

毕业后,张炳根教授留校任教,并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1972年,他转向海洋系海浪教研室,从事海浪课题研究,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论文。他与妻子赵玉芝女士一起,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则共同备课、研究。他们的努力为国内外的学术界所认可。

1983年,张炳根教授获得到美国公派访学的机会。虽然面临语言和生活的挑战,但他没有放弃。他主动敲美国教授的门,大声用英文做自我介绍,展现了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学术价值。他的勤奋和努力得到了美国教授的赞赏和认可。

张炳根教授不仅在教学和科研上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还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坚持做了25年的慈善活动。他与妻子携手相伴57个春秋,共同见证了彼此的成长和变化。他们的爱情故事也是令人动容的佳话。

回顾张炳根教授的一生,无论是学术成就还是个人经历,都是一部充满奋斗和坚持的传奇。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追求卓越、克服困难、持续进步。他的成就和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成为一代人的楷模和榜样。回溯张炳根教授与学术的深厚渊源:一部《具有偏差变元微分方程的振动理论》的专著,于1984年中美合作诞生,并在美国正式出版。被誉为该领域的“圣经”,其影响深远。张教授对于学术的严谨态度从这本书的磨损书脊中可见一斑。他引领妻子赵玉芝走进学术领域,共同为学术献上了自己的才华与热情。赵玉芝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获得杰出毕业生称号,而后二人共同回国教书育人。

张炳根教授与赵玉芝夫妇,不仅在学术上卓越,更是中国海洋大学的中坚力量。他们培养的学生遍布校园,王宁教授和胡保革处长都是他们的骄傲。他们对学生的责任感和对科研的热爱使他们获得了的特殊津贴和孺子牛金球奖。退休后的他们,仍保持着阅读文献的习惯,不断发表学术论文,为数学界审稿,甚至在2010年获得了青岛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除了学术上的贡献,这对夫妇更是慈善事业的坚定支持者。从资助困难学生,到多次向慈善机构捐款,他们始终坚守初心,无论是对灾难中的受害者还是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他们都慷慨解囊。他们的善举已经持续了25年,他们每年的捐款已经成为了中国海洋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爱华奖教(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和青年教师。

张炳根与赵玉芝夫妇的退休生活同样丰富多彩。他们参与各种活动,组建老年舞蹈队,带领老同志健身。他们的身影常常出现在海边的夕阳下,每天携手散步,一走就是57年。他们的爱情与坚持也像这段路一样漫长而深沉。

更令人感动的是,他们将自己的学术成果无偿捐赠给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这些珍贵的图书和论文是他们学术生涯的见证,也是他们对学校的深深回馈。捐赠时,他们的留言充满了对学校和学术的热爱与感激。

张炳根与赵玉芝夫妇的一生都在为学术和慈善事业付出,他们的坚持和付出赋予了数字以厚重的意义。他们的精神与贡献将永远被铭记。

下一篇:没有了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