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分手后,还可以做朋友吗?

  • 生活知识
  • 2025-04-08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8月10日晚,李晓霞与丁宁双双晋级女单决赛,中国女乒提前锁定了金银牌的荣誉。主教练孔令辉欣喜若狂,而他的前任马苏也在深夜通过微博送上了衷心的祝福。

马苏与孔令辉的恋情始于2001年,两人于2013年结束了爱情长跑。尽管分手,马苏在微博上对孔令辉的祝福仍让网友们感动不已,纷纷称赞她是大方祝福、率性调侃的前任典范。

相较之下,汪峰的前任葛荟婕却展现了不同的态度。她与汪峰分手后,始终无法释怀,多次在微博上炮轰汪峰,甚至撕扯他的现任章子怡。她的行为让人们不禁思考,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放下过去,而有些人却执念旧情,无法彻底放下。

这个问题也引发了作者Eugen的思考,并撰写了文章《如何走出爱情中的偏执状态?》。文章指出,无论是老歌还是新歌,最打动人心的永远是情歌,特别是那些描述痴心人在分开后依然苦苦等待、努力挽回感情的歌曲。这些歌曲总是吸引人们在K房高歌,或在街头小店播放时引发共鸣。

文章进一步引用了林宥嘉的《浪费》和麦浚龙的《念念不忘》等歌曲为例,了人们在恋爱中表现出无尽痴心的原因。这些现象可以通过成人依恋类型来解释。

成人依恋类型是Hazan和Shaver从婴儿—父母依恋理论中发展而来的,他们认为成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依恋。处于亲密关系中的成人会因为对方的陪伴和及时回应而感到安全,这种安全感与婴儿与父母的依恋行为特征相似。

心理学家将成人依恋分为两个维度——焦虑和回避,并划分为四个类型:安全型、倾注型、轻视型和害怕型。研究表明,成人时期的依恋类型与婴儿时期的依恋类型具有延续性。

苦情歌曲中的主角们展现的典型行为属于倾注型人群(焦虑高、回避低)。这些人对失去伴侣感到恐惧,渴望与伴侣保持亲近,但有时会以过度依赖和打扰的方式让伴侣感到压力,甚至把伴侣吓跑。他们并不总是相信是自身的行为导致伴侣离开,而是继续以类似的方式打扰已离开的人,并称之为爱情或痴情。但实际上,这只是无法摆脱已有的依恋模式并妨碍自我完善的表现。

要改变已有的依恋模式,首先需要摆脱过去的依恋模式的影响,尝试寻找一个安全型的伴侣。也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认知来逐渐调整依恋模式。只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努力改变,才能走出爱情中的偏执状态,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作为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我们都有着被爱、被尊重的渴望。这种信念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冷静、更客观地看待伴侣的行为,也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并适当地表达出来。在情感的交流过程中,不应使用任何奇怪的方式去尝试操纵伴侣的情感,而应该尊重彼此的感受,坦诚地沟通。

对于那些在爱情中倾注所有的朋友们,我想说的是,我们要学会对自己负责。爱情不是盲目的投入,而是需要理性思考和成熟的态度。过快地投入一段感情可能会让我们失去自我,甚至可能伤害到自己和对方。在亲密关系中,我们要认识到自己和对方都是拥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和期望。

亲密关系是一段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旅程。我们要学会在相互尊重和支持的基础上,共同前行。无论是面对挑战还是享受幸福,我们都要珍惜彼此,共同成长和进步。

我们也要意识到,真正的爱情是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的。我们应该保持对自己和对方的尊重,以建立健康、稳定的感情关系。当我们真正懂得如何爱自己、尊重自己时,也会更加懂得如何爱伴侣、尊重伴侣。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创造出美好的人生。

祝愿所有单身的朋友们都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伴侣。当我们遇到那个对的人时,我们会感受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也请大家在分享这篇文章时,注明出处。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情感、人格等方面的知识,欢迎搜索微信号“大五人格”(IDthe_bigfive),我们将与您分享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