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福建厦门的集美大学完成了多个涉海学院的整合与组建,这一重大动作引发了新一轮的关注和热议。之后,有关集美大学是否会变成厦门海洋大学的传闻再度蔓延。
集美大学的六大学院经过重组调整后,变为五个涉海学院。官方的解释是这一变革旨在推动学校海洋学科与工科的融合,凸显其“工海”的办学特色。这一系列的行动不禁让人猜测,集美大学是否真的会走向传说中的厦门海洋大学的道路?
在我国,提起海洋类高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位于山东青岛的中国海洋大学,这所海洋类大学也是唯一一所入选世界一流高校建设名单的海洋大学。在我国沿海地区,许多省份都有以海洋命名的大学,然而福建省虽拥有丰富的海洋学科实力,却始终缺少一所专门以海洋命名的大学。
在这样的背景下,“北有中海大,南有厦海大”的口号应运而生。这一口号源自地方两会期间派人士的提案,提议整合厦门的涉海科研院所的海洋教育资源,创建一所多学科综合性的海洋大学。虽然官方对此的建议相对低调,但在厦门市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确实提到了加强海洋优势学科建设,整合资源创办特色海洋大学的目标。
关于如何创建这所海洋大学,有两种可能的路径:一是合并各大高校的院系资源;二是以某一高校为主体,吸纳其他资源。从现实情况来看,第二种方式的可能性更大。在厦门的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集美大学的海洋学科实力较强,且具备组建海洋大学的所有条件。
集美大学虽非985、211或双一流高校,但却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位于风景优美的集美学村。其学科设置与海洋特色相符,拥有整合资源的优势。以集美大学为主体组建海洋大学的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同。具体的创建方式和名称还需进一步和官方确认。
集美大学是否会改名为厦门海洋大学,仍需进一步观察。但无论如何,厦门创办特色海洋大学的愿景令人期待,集美大学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备受关注。作者认为,尽管集美大学在海洋学科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要将其更名为“厦门海洋大学”并非易事。这一看法并非无稽之谈,而是源于对集美大学深厚历史背景和独特地位的深刻理解。
集美二字,源自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18年创办的集美学校师范部和1920年创办的水产科、商科。历经百年积淀,集美大学在国内外都享有广泛的声誉和影响力。其中,蕴含的历史底蕴和爱国传统,使得“集美”二字成为学校的独特标识。贸然改变这一标识,将其更名为“XX海洋大学”,可能会引发校友和社会各界的疑虑和争议。毕竟,海洋大学虽多,但集美大学只有一个,其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力不容忽视。
集美大学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尚未完全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对于更名是否能让集美大学走向新的发展方向,还需要深入研究和。尽管有人认为通过更名可以推动学校某一学科的专业能力提升,从而吸引更多优秀学子投身于此,但也有人担忧这可能会限制学校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发展。毕竟,除了船舶与海洋工程这一强势学科外,集美大学的经济学、财政学、数学、食品科学等其他学科也都表现出色。
在此背景下,厦门市提出要支持集美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这无疑为集美大学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更名是否合适,还需慎重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以集美大学为主体大力发展海洋学科是有可能的,但想要直接更名为“厦门海洋大学”,仍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对此,社会各方有何看法?欢迎踊跃留言发表意见。
集美大学的未来发展值得人们期待和关注。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希望能为广大学子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更好的发展机会。流产网在此祝愿集美大学的未来更加辉煌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