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回到这里东北林业大学,回到这里东北林业大学

  • 生活知识
  • 2025-04-06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作者吴永刚(Max)——雅称的“胡子”背后,蕴含着一股不畏过往、勇敢迎接未来的力量。

“逝去的”不应成为束缚前行的包袱,也不应被轻易忽视。面对新事物的涌现和新机遇的召唤,我们如何在繁杂的选择中保持理性,同时甄别并取舍历史遗留的价值呢?认清本质,拥有原则的忘记与铭记,才是我们在前进路上应有的智慧。

在吉林市上海路与兰州街交汇的五层楼房内,吉林银行等单位正日常运作。这里曾是一座气派的二层办公楼,伪满洲国时期,这里曾是“满洲林业株式会社吉林支店”,一伙掠夺中国林业资源的强盗在此盘踞。

地处长白山余脉的吉林,自古森林茂密,资源丰富。从封禁政策下的宁静,到工业、交通近代化带来的井喷式增长,吉林城林业顺势腾飞。木材从老爷岭林区源源不断地运出,最终在城东关的东大滩形成了松花江流域最大的木材集散市场。进入民国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木材需求膨胀,林业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这也引来了外国资本的贪婪目光。

民国为管控森林资源,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明确禁止外国人从事森林采伐。外国资本通过中日合资的方式规避法律限制,大肆掠夺中国林业资源。在吉林,中日合办的采伐企业众多,其中四家尤为突出。他们借合资之名,行掠夺之实,滥采滥伐,倒卖木材。直到奉系军阀严加管控,这些公司的行为才略有收敛。随着国内经济危机的爆发和日方资金的逐步抽走,这些合办公司最终无法继续经营。这是日资在吉林城的一次重大挫败,显示出了旧式只要真正履行职责,“依法办事”,也能战胜强大的外国资本。

当吉林城的日资木材业走下坡路时,中资木材商却如日中天。尤其是永衡官银钱号,凭借资本优势和大量的林木采伐权,引领着吉林城林业的繁荣。这一切都在九一八事变后戛然而止。日寇占领吉林城后,包括永衡官银钱号在内的吉林全省林权都被侵略者劫夺。日寇甚至计划组建特殊企业垄断铁路沿线森林,实施“统制”,但这一计划因遭到沿线木材商的反对而未能实施。

历史是面镜子,让我们在审视过往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吉林城这段丰富的林业历史,不仅展示了资源的丰富与争夺,更体现了原则与坚持的重要性。面对未来,我们需要铭记历史,更需要从中学到如何在变化中保持理性与坚定。在历史的尘埃中,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关于木材商与吉林的森林资源。经过磋商,木材商们决定设置一个为期两年的过渡期,之后再实施集团采伐。于是,在1936年的吉林城二道码头,诞生了一个名为大同林业事务所的机构,这个机构承载着过渡期的林权管理重任。

这个故事的背景,在伪满洲国时期,日本侵略者通过一系列特殊会社在东北实施经济掠夺和殖民侵略。其中,伪满洲林业股份有限公司便是这一政策的产物。后来改组为伪满洲林业株式会社,成为侵略者在东北实施统制经济、压榨中国人民的重要工具。

伪满洲林业株式会社的成立,标志着日本对东北林业资源的全面把控。其规模庞大,下设总务和营业二科,还管理着三个贮木场和驻在员事务所。除此之外,吉林支店还通过三个营林署管理大片林区,几乎覆盖了吉林东部山区的所有木材资源。这个机构不仅垄断了森林的采伐经营活动,还负责管理林木资源、价格及配给、进出口等事宜。因为拥有日本垄断资本的撑腰,该机构排挤打压中国木材商人,野蛮地砍伐和侵吞中国的森林资源。吉林甚至被那些肆意妄为的商人激动地称为“木都”。而伪满洲林业株式会社吉林支店,无疑是这些“强盗”们劫掠中国林业资源的分账大殿。

历史终究会清算一切。随着日本侵略者的投降,伪满洲林业株式会社吉林支店也烟消云散。吉林地区的林业资源重新回到人民手中。我们不能忘记过去的屈辱历史,必须铭记那段国弱民羸、资源被劫夺的黑暗时期。否则,我们可能会丧失民族凝聚力,甚至重尝历史苦果。

未知的魅力,领略文章的独特风采

下一篇:没有了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