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高考:另一种上大学的方式
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家长对于孩子教育路径的焦虑愈发强烈。尤其在中考阶段的普职分流政策下,许多家长陷入了深深的“分层”恐慌。今年2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职教高考。这一改革成为缓解中考分流压力和教育焦虑的有效手段,被视为上大学的另一条“赛道”。
职教高考,是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标志性动作。这种新型的考试招生制度,与普通教育高考制度具有同等功能,旨在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建立职教高考制度,意味着打破了普通高考的独木桥格局,形成了职教、普教并行的高考双车道。
那么,何为职教高考?任何人都可以参加吗?
职教高考是一种全新的考试制度,面向所有高中阶段毕业生,无论是普通高中还是中职的应届毕业生、往届生都可以参加。其核心目标在于为中职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升学机会,使他们能够通过职教高考进入大学,接受更高层次和更高质量的教育。
在考试方式上,各地已公布的职教高考方案基本上采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综合考试模式。其中,文化素质考试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而职业技能考试则涵盖专业基础知识和核心技能。
职教高考的招生学校主要包括三类:职业本科高校、高职专科学校以及应用型本科高校。其中,职业本科和应用型本科学校因其独特的教育模式和就业前景,成为考生和家长的首选。
值得注意的是,职教大学和普通大学虽然有“三个不同”,但也有“三个相同”。即学位相同:无论是职业技术大学还是普通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其学士学位都是按学科门类授予,没有区别;待遇相同:国家明确要求职业技术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招聘、职称评审、晋升等方面与普通学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效力相同:职教大学的学历和社会认可度逐渐提高,其证书效力与普通大学相同。
这一改革为那些渴望深造的中职学生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他们可以通过职教高考,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进一步拓宽自己的职业道路。这也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同等效力,职教大学的学位与学历如何打破“地方粮票”的局限?
对于持有职业技术大学颁发的学位和学历的毕业生来说,他们拥有的是与普通大学毕业生相同的法律效力。他们都可以参加考研、就业等,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实力。当前职教高考面临的最大挑战,却在于其考试成绩仍然是一种“地方粮票”,难以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通。
这种现象的产生,源于职教高考的考试标准、试题开发、分数评判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目前,职教高考主要在各省进行命题、组织考试和录取工作,本科学校也主要以本省具有管辖权限的地方学校为主。尽管这样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地方职业教育的需求,但这种局限也使得职教高考的考试信度和效度无法得到进一步提升,缺乏应有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如何实现职教高考成绩的全国流通,让一省考生的职教高考成绩得到其他省份的认可,并被其他省份的相关高校作为录取依据,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其中,技能实际操作考试的直接相关性成为关键。由于技能操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标准化和公平化的考试难度较大,这也是实现全国流通的最大堵点。
为此,我们需要对职教高考的考试制度进行全面改革。一方面,要加强考试标准的制定,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另一方面,要提升试题开发的水平,使考试更加贴近实际需求,更能反映考生的真实水平。我们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分数评判体系,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
只有打破“地方粮票”的局限,让职教高考成绩在全国范围内流通,才能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让更多的人通过职教高考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共同努力,逐步推进。
(本文原载于《半月谈》2022年第9期,流产网整理发布,如有帮助请分享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