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校长吕建在今年的两会上提到,博士生的毕业情况并不乐观:3年博士最长8年可能毕不了业,65%的博士可能无法按期毕业。这一话题引发了广泛关注。
近期,广州大学对72名研究生作出了退学处理,其中包括5名博士生和67名硕士生。这意味着,有博士生自2010年入学以来,已经8年仍未毕业。广州大学向外界透露,他们的学位管理越来越严格,正朝着严出的方向发展。
事实上,不只是广州大学一所学校在清退研究生。据不完全统计,至少已有10所高校开始清退研究生。除了广州大学的72名研究生外,还有其他学校也有不少研究生被退学或面临退学风险。这些研究生面临退学的原因是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
按照广州大学的规定,硕士生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博士生为7年。为何我国大学不能实行像发达国家那样的弹性学制呢?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这是因为我国大学的办学经费过度地倚赖行政拨款。如果一个研究生学习时间过长,他就会更多地占用国家经费。由于我国大学的后勤没有社会化,延期研究生一多,学校的管理和服务压力也会增大。
广州大学强调,对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只是正常的管理规定的执行,并不需要过分渲染。数据显示,每40个博士里就有1个被淘汰,每70个硕士里就有1个被退学。
大学严出已经成为大势。不少理工科和人文社科的研究生表示,现在的科研门槛越来越高,大环境越来越严格。教育部也发布了通知,要求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
熊丙奇指出,严要求研究生并不能仅仅停留在清退延期学生上。延期更重要的原因是学校、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和过程评价不够重视。有研究生抱怨说,论文发给导师后长时间没有反馈,导致答辩时间一直拖延。
要真正严要求研究生,不仅需要健全导师制,还要重点抓住学位论文的关键环节,严格执行学位授予全方位全流程管理。眼下大学对教师的评价仍强调发表的论文、申请的课题和项目经费,导师与学生的关系越来越像是老板和员工。熊丙奇表示,这种行政主导的评价非常粗旷。
从根本上来说,重点是要改革学校的治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让大学严出成为常态。熊丙奇谈现代大学制度:自主办学、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学生自治——我们的长远之路
在现代教育的浪潮中,我们不得不提及一个话题:现代大学制度。对此,熊丙奇有着独到的见解:“要去适应现代大学制度,其实可以概括为十六个字——自主办学、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学生自治。”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我们前行的方向,尽管前路漫长,但我们仍需努力。
自主办学,意味着大学需要拥有独立的决策权,能够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发展规律,自由地选择和设置学科,开展科研活动。这是大学作为学术殿堂的基石,是其保持活力与创新力的源泉。
学术自治,则是保证学术独立、学术自由的重要保障。只有让学者在不受外界干扰的环境下,自由地未知,才能推动学术的繁荣和进步。而教授治校,则是一种民主管理模式的体现,教授作为学术骨干,应该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决策中,以确保学术的方向和成果。
而学生自治,则是现代大学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体,他们的声音和需求应该被重视。学生自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更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实现这十六个字并不容易,我们需要不断地、完善。在此,我们也呼吁广大教育工作者、学者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支持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为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的转载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流产网感谢大家的关注与支持,希望本文能为大家带来启示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