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夏季别吃醉虾醉蟹

  • 生活知识
  • 2025-04-04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夏季的禁“醉”之令:守护食品安全与健康的红线

近日,上海市质监部门发出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禁令:严禁在夏季的5月1日至10月30日期间生产醉虾、醉蟹、醉泥螺等生食水产品。背后的原因引人深思。在炎炎夏日,致病微生物和病原体繁殖迅速,这些美味生冷食品成为了细菌滋生的温床,极易引发食源性传染病。

在我国南方地区,人们有着悠久的“吃生”传统,尤其喜欢将活虾、活蟹等美味置于酒中短暂浸泡后“醉吃”。这种传统虽然保留了食材的鲜美口感,却也为肝吸虫等寄生虫打开了入侵人体的大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肝吸虫病感染者数量惊人,其发病率已接近病毒性肝炎。

肝吸虫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小觑。它们不仅攻击肝脏和胆囊,还可能引发全身多种循环系统的复杂并发症,甚至可能发展为胆结石、胆管癌、肝硬化和肝癌。这些寄生虫的虫卵在低温环境下仍具有生命力,无论季节如何变换,人们都应谨慎食用醉虾、醉蟹等食物。

有人认为,制作过程中加入的酒和盐能够杀灭虫卵,喝酒也能杀灭肝吸虫卵,这些都是误区。事实上,即使醉虾、醉蟹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酒和其他调料,也无法完全杀灭寄生虫卵。不能因传统的饮食习惯而忽视健康风险。

那么,南方人是否应该放弃这种美味的“醉”食呢?其实不必过于绝对。肝吸虫主要存在于淡水生物中,如果对这种美食难以割舍,可以选择用海产的虾、蟹制作。值得注意的是,海水中不存在肝吸虫,相对来说更为安全。食用淡水鱼、虾、蟹时,务必确保其已经加工熟透。不要随意用生鱼、生虾喂小动物,以免传播疾病。

食品安全与健康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在享受美食的更要关注食品的安全与健康。让我们共同守护食品安全与健康的红线,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夏天。

下一篇:没有了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