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弟弟打来电话:“亲姐姐,今天我对四岁的小女儿进行了教育。”原来,他的小儿子惹了麻烦,弟弟就稍微重手重脚地教训了他两下。这时,站在一旁的大女儿看到这一幕,心疼地哭了出来,对父亲说:“爸爸,你怎么能打弟弟呢?弟弟还小,你这样教训他,他会多伤心啊?”
听到女儿的这番话,弟弟像被一记重拳击中心扉,一时语塞。他困惑地询问:“亲姐姐,我真的做错了吗?我向女儿道歉了,但如果孩子这样指出我的错误,我该如何应对呢?”我安慰道:“可能在女儿眼里,你的行为有些过分。但你向孩子道歉是非常明智的。正是因为孩子信任你,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否则她敢指出你的错误吗?”
接着,我夸赞大女儿:“你教出了一个好女儿,就凭这一点,这孩子在哪里都不会有问题。虽然她只有四岁,但她的情感已经很丰富,能够理解弟弟的痛苦,并能准确用语言表达出来,甚至懂得如何向父亲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于四岁的孩子来说,她的成长很正常,所以在和父母的对话中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当孩子畅快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哪怕是说出“我生气了”、“讨厌妈妈”这样的话,父母也应该给予鼓励:“原来是这样啊,感谢你愿意分享你的感受。”当孩子表达情感时,父母不应该问“为什么”。尤其是当孩子表达不好的情感时,如果追问“为什么”,孩子不仅要表达“情感”,还要分析问题的原因,这会增加孩子的压力。如果被问到“为什么”,孩子会误以为自己的情感有问题,因此不愿意再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相比那些总问“为什么”的父母,孩子更愿意和认可自己情感的人交流,比如回应说“原来是这样啊,看来你的心情很糟糕”这样的人。
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能够畅所欲言的孩子拥有更大的力量和勇气。在面对困难时,他们不容易受到挫折的影响,能够清晰地把握自己的情感,及时找到解决办法。认真倾听孩子的真心话,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是每位父母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