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人工授精 >

芦苇工艺画 芦苇工艺画学期教学计划

  • 人工授精
  • 2025-08-20
  • www.shiguanyingerw.cn
  • 试管婴儿网

芦苇工艺画: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教育

一、课程背景

芦苇工艺画,这一源自自然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展现着其独特的魅力与无尽的创意。课程将结合劳动教育与美育,芦苇画的艺术世界,体验其天然环保的工艺特点。本计划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设计为期16周的特色课程,每周安排两课时,注重实践体验与文化传承。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芦苇的生态价值及工艺画的历史渊源,掌握剪、烫、贴等核心工艺技法。

2. 能力目标:通过完成3至5件不同难度的作品,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构图能力。

3. 素养目标:培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工匠精神,增强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

三、教学内容安排

阶段一:认知阶段(第1-4周)

主题:芦苇文化探源

活动设计:湿地生态讲座、名作赏析(如红英苇艺等)。提供教学资源包括芦苇实物和碳化样品。第二周和第三周将介绍材料的预处理和冬季采苇要点演示以及压平晾晒实践。

阶段二:基础阶段(第5-10周)

主题包括平面拼贴技法和立体堆叠创作。活动设计包括叶脉书签制作、单色风景拼贴以及多层花瓣制作和动物造型设计等内容。教学资源包括电烙铁、胶枪以及芦苇切片和染色样本等。

阶段三:创新阶段(第11-14周)

主题包括综合主题创作和作品策展。学生将表现诗词意境、设计现代装饰画以及学习布展技巧并撰写解说词。在最后一周的策展过程中,学生们将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公众展示其创作成果。教学资源包括诗词选集、布艺底材以及展架和灯光设备等。

四、特色教学策略

本课程将采用跨界融合的教学方法,结合芦苇画的艺术特点,融入诗词赏析环节。同时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分组完成湿地生态主题系列作品。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课堂,展示碳化烫画技艺的独特魅力。这些教学策略旨在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将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成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将关注学生在工具使用安全规范、创意草图本记录等方面的表现。成果评价将通过期末作品展的公众投票和工艺精细度评分表来进行。这样的评价体系旨在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

下一篇:没有了

第三代试管婴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