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的新动态:资本补充、数字人民币推广、存款利率调整及其他
一、国有大行资本补充进入快车道
近日,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相继获得证监会的批准,将通过定向增发A股的方式,合计募资上限达5200亿元,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其中,中国银行拟募资1650亿元,这一数额将由财政部认购。邮储银行则获得了包括财政部和中国移动在内的战略投资者的支持。
这一资本补充行动的背后,是今年工作报告提出的5000亿元特别国债计划,这一计划旨在专项用于国有大行资本补充,以进一步增强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二、数字人民币的推广步伐明显加快
随着四大国有银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宣布扩大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并推出一系列专属优惠活动,数字人民币的推广速度正在加快。这一行动标志着银行业在移动支付市场的布局进入新的阶段。
三、存款利率普遍下调
从5月20日起,包括六大国有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纷纷调整人民币存款利率。其中,活期利率降至0.05%,一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城商行也同步下调利率,部分3年期利率降幅达30BP。这一调整对于吸引存款和金融市场的影响值得密切关注。
四、中小银行的改革深化
为了提升竞争力,中小银行正在通过合并重组和新设机构的方式进行改革。比如,湖北荆门农商行和顺德农商行等正在推进吸收合并旗下的村镇银行,而江苏银行等上市银行则通过“村改支”模式整合资源。内蒙古农商银行于5月17日正式成立,采取全国首例“全省120家机构一次性合并”模式,注册资本高达580亿元。
五、监管与风险防控加强
银行业在加强业务发展的也注重风险防控。2025年一季度国有大行违规占比达38%,信贷“三查”不审慎成为重点问题。为此,监管方向转向穿透式问责,并实施了多项新规,如大额现金预约制,以强化反管理。
六、科创金融领域的创新
券商与银行合作正在推动科创金融领域的创新。例如,广发证券与兴业银行达成0万元债券借贷,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提升科创债的流动性。
银行业正通过资本优化、技术升级和结构改革等方式,积极应对经济转型的需求,并在风险防控和业务创新方面取得显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