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鹿泉市铜冶镇小张庄村,一提及王新山,人们都会由衷地伸出大拇指,为他点赞。这位普通男子,不仅是家中的顶梁柱,更是一位数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岳父岳母的好女婿。
二十六年前,岳母的瘫痪,让王新山义无反顾地承担起照顾的重担。六年前,岳父又身患老年痴呆,生活无法自理,他再次毫不犹豫地挑起了照顾的重担。每一天,他如同旋转的陀螺,从早到晚,忙碌在生活的琐碎之中。
家境贫寒的他选择了倒插门,经姑姑介绍,与现在的妻子张献英相识相爱,两人携手走进了这个家庭。好景不长,岳母的突然瘫痪,让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那时的新山,不仅要照顾刚刚学会走路的儿子,还要在医院和家里奔波。尽管生活艰辛,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脸上总是挂着憨厚的笑容。
为了更好地照顾二老,新山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每天早上,他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给两位老人穿衣、喂食,然后打扫房间、清洗床单。每天的工作结束后,他还要赶回家给岳父打针、涂药。晚上,他更是要等到安顿好老人睡下后才能稍作休息。多年来,他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新山的付出不仅仅是在日常生活的照料上,更在于他内心的坚韧和无私。面对两位老人的大小便失禁,他从未有过怨言,冬天里,他会骑着三轮车去村里人少的空地上清洗被褥和衣物。他说:“我宁愿自己辛苦一点,也不愿意老人摔着,摔着的话老人受的罪就更大了。”
新山的妻子张献英是一个朴实的农村妇女,由于需要照顾两位老人,他们无法外出打工。她坦言:“我这人脾气不好,有时候特别爱着急,母亲有时候犯起病来在屋里大喊大骂,新山比我强多了。”多年来,新山的细心照料让二老得以延续生命。
村里的邻居们都说:“没有新山老人恐怕就活不到现在。”新山的善良和坚韧感动了无数人,他的事迹在小张庄村传为佳话。他不仅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更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好女婿。他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家庭的温暖。新山的父母在十多年前离世,但他始终牢记感恩之心。谈及自己为何能够像对待亲人一样,日复一日地照顾妻子的父母时,新山深情地说,人要学会感恩。在回忆过往的日子里,他提到自己在部队时每月只有微薄的五元工资,而妻子知道他家境困难,每到过年都会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积蓄寄回山东老家。新山感慨道:“妻子那时就对我们家人特别好,我觉得我也应该竭尽全力照顾她的父母。”
谈及与岳父的深厚感情,新山眼中闪过一丝温情。他回忆道:“岳父在世时,脑子十分清楚,有什么好吃的都会留给我。我们之间的相处就像亲生父子一样。”虽然他的青春岁月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照顾老人,但新山从未有过任何怨言。他说:“我会一直细心照料两位老人,因为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多年来,新山的坚持和付出,不仅赢得了妻子的深深感激,更赢得了周围人的敬佩和尊重。他的事迹传递出一种深沉的爱与责任,让人们感受到亲情的力量和温暖。在这个快节奏、物质至上的社会里,新山的故事像一股清流,温暖着人们的心灵。
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关于感恩和责任的佳话,更是一种生活的真实写照。新山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亲情和爱情。他用自己的坚持和付出,让人们看到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去珍惜身边的亲人,去感恩那些在我们生活中默默付出的人,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新山的故事,将永远散发着温暖的光芒,激励着更多的人去追求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