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社会,孩子的出生不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生命诞生,其分娩过程竟然与孩子未来的性格发展息息相关。近日,《英国医学杂志》周刊发表了一项由南安普敦大学科研人员完成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出生后前几个月体重轻于平均标准的婴儿,在成年后更容易患上精神忧郁症。这些婴儿的体重偏轻,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宫内发育不良、产后营养不足等因素导致的。这一研究成果,在某种程度上,验证了美国心理学家弗赫多年前的观点:分娩方式可能决定着孩子的未来。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人们发现分娩过程虽然短暂,但对于孩子未来的性格、脾气和气质却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如果头部受到产钳的损伤或经历长时间的阵痛,未来可能表现出性格忧郁、精神发育不全的特征。而对于通过剖宫产出生的婴儿,由于未经历分娩的阵阵子宫收缩,长大后往往性情急躁、缺乏耐心。两脚先于臀部娩出的胎儿,未来往往活泼好动;那些在分娩过程中缺氧或受到剂影响的婴儿,性格可能孤僻且不善交际。
这一发现引起了西方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妇产科、儿科专家和心理学家们的重视。他们就此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不仅证实了弗赫的观点,而且还有许多新的发现。
值得注意的是,在分娩前和分娩期间,胎儿体内的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会激增。这些应激激素的增加有助于防止胎儿在产道里窒息,并为婴儿出生后的第一次呼吸做好准备。正常分娩的婴儿相比未经历分娩过程的剖腹婴儿,肺容量更大且较少患呼吸系统疾病。
更令人惊讶的是,不同的分娩方式还会影响婴儿的营养状况。例如,日本医生研究证实,传统的仰卧式分娩姿势会抑制母乳的分泌量。而坐式分娩的产妇在分娩后5天内平均分泌乳汁近1000毫升,比仰卧式分娩的产妇多出三分之一。乳汁的多寡直接关联着产妇的营养状况,进而影响到婴儿的营养摄入。
分娩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生理过程,更是一个塑造孩子未来性格和体质的重要阶段。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分娩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以确保孩子的健康出生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