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宝宝的挑战与关怀
怀孕37周之前出生的宝宝都是早产宝宝。这些早产的小生命,尽管努力地在妈妈的肚子里努力生长,却因为发育尚未成熟而早早地来到这个世界。他们的体重多数在2500克以下,即使体重超过这个数值,其器官和组织的发育也相对不足。
早产宝宝的“不成熟”,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医生告诉我们,早产宝宝的脑部、肺部、肾部、大肠小肠等器官的发育都不成熟。脑部的发育迟缓可能导致智商较低,社交能力较差,甚至可能引发大脑性麻痹。肠部的不成熟则容易使宝宝受到细菌感染,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肺部和眼睛也可能出现问题,如肺部容易感染疾病,眼膜可能出现异常形成白内障。
这些问题并非所有早产宝宝都会出现。如果宝宝是在第26周就出生,出现上述问题的概率较高;但如果是在第28周至第33周出生,风险则相对较低;而第34周或之后出生的宝宝,身体发育已接近足月儿,问题会更少。
尽管如此,早产宝宝的护理仍需要格外细心。他们需要在0至1岁之内加强营养,积极防病。室温要保持在24℃~26℃,湿度在55%~65%之间,空气要干净清新。要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移动,每4~6小时测体温一次,保持体温恒定。各种维生素的补充也是必不可少的。最好有母乳进行喂养,因为初乳中各种人体必需的元素含量丰富,适合快速生长的早产儿所需。如母乳不足,则采用早产儿乳粉。
早产宝宝的预防感染工作也非常重要。避免闲杂人员进入早产儿室,接触早产儿前任何人需洗净手。桌面床面保持整洁,母亲或陪人感冒要戴口罩。
作为父母,如果能在一岁内每月到医院儿科保健门诊检查一次,两岁后每两到三个月去检查一次,将会得到儿科医生的专业指导。随着育儿知识的普及,科学育儿的重要性已被广大妈妈们所认识。让我们给予早产宝宝更多的关爱和耐心,做好家长这一人生中的重要工作,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