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报道,六月十八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与中华预防医学会全球卫生分会携手打造的“澜湄区域热带病防治技术培训班”在线上启动。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聚焦热带病控制和消除的难题,分享新技术与新策略。
当日的培训班吸引了近三百名全球热带病防治的青年骨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的夏尚副研究员,详细阐述了中国在疟疾防治方面的创新理念与成果。通过建立“人与动物”“人与环境”“动物与环境”的模型分析,研究中缅边境疟疾传播情况,为中国及全球的疟疾防治提供了有力保障。
世界卫生组织被忽视热带病控制司技术官员郭家钢博士,以及瑞士热带病与公共卫生研究所所长JürgUtzinger等全球知名专家,也参与了此次培训班的授课。其中,郭博士以湄公河血吸虫病防控为例,生动讲解了热带病防治的现状与挑战,并强调全健康理念在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施建蓉表示,希望通过“热带病防治澜湄联合实验室”,以全健康为核心理念,加强重点热带病的诊断、防控和监测技术的联合研究,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卫生合作提供支持。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学院的张晓溪教师,分享了全球全健康指数(GOHI)的研究成果。该指数是由该院周晓农研究员、郭晓奎教授研究团队牵头,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开发的系统评价全球全健康发展绩效的分析工具。它的开发将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运用全健康理念改进决策实践,促进有能力建设的需求地区的发展。
在培训班上,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所长周红宁教授则重点介绍了登革热的跨境传播与国际联合防控的经验。他强调未来应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推动与各地部门间的合作,提高专业团队的规模和防控机制。此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无疑将为全球热带病的防治工作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