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民众热衷大医院?听外伤医学会理事长简立建一席话!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民众对医疗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许多民众无论大病小病都喜欢前往大型医院或医学中心,导致这些机构人潮涌动,真正急需救治的患者反而难以得到及时关注。针对这一现象,从医界到健保署,各方都在努力寻找解决之道。而在这背后,真正需要的是如何提升基层医疗实力,重塑民众对基层医疗的信心。今天,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台湾外伤医学会理事长简立建医师,听听他的独到见解。
近年来,健保署在推行医疗分级制度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从2017年4月15日起,未经转诊或属于轻症的急诊患者前往医学中心看诊,需承担部分更高的费用。为鼓励民众合理就医,健保署还推出了“厝边好医师、社区好医院”双向转诊制度。对此,简立建理事长大加赞赏并表示认同。
简立建医师也敏锐地指出,尽管政策在推动分流,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基层医疗实力和民众对其的信心不足。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区域性医院对中大型外伤的处置能力相当强,黄金抢救时间得到了极大程度的保障。但在台湾,很多情况下需要前往医学中心等级的医院才能处理。强化基层医疗实力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简立建理事长强调,我们必须正视并强化基层医疗实力。如果不这样做,仅仅依赖推动双向转诊制度,可能会增加患者的就诊次数和频率,而真正需要救治的患者仍然难以得到及时关注。我们必须从提升基层医疗实力入手,帮助分散医学中心和大医院的人潮压力。提升民众对基层医疗的信心同样重要。只有当民众信任基层医疗实力时,他们才会选择就近就医,从而减轻大医院的压力。为此,简立建医师希望通过台湾外伤医学会的努力,逐步提升台湾外伤医疗实力,并引起对该领域的重视。目前台湾一级外伤医疗中心的能力已与美国等先进国家并驾齐驱,但第二、三级外伤医疗中心仍有待提升。同时还需要提高基层医疗单位处理外伤的能力,确保即使在偏远地区的外伤患者也能得到及时救治。只有强化基层医疗实力并重塑民众对基层医疗的信心才能真正解决这一问题。为此需要、医界以及公众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以实现这一目标!您觉得呢?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完善的医疗体系为民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