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生了一起令人愤慨的事件。王奶奶前往某药店购买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却被导购员推荐了一种保健品。王奶奶的儿子在查看后,觉得这种保健品并不适合母亲使用,于是向医生咨询。医生也对此表示担忧,质疑药店的职业道德何在。
据业内人士张威透露,这种现象在保健品行业早已成为“潜规则”。导购员每推销出一份保健品,便能获得丰厚的回扣。药店与导购员为了利益,纷纷背离职业道德,相互勾结。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保健品公司利用老年人不爱上医院的心理,组织免费体检活动,然后请所谓的“专家”为老人们诊断。张威的朋友的母亲就曾遇到这样的骗局,被忽悠着购买了价格高昂的保健品。实际上,这些所谓的“专家”只是利用老人的担忧和信任,推销自家的产品。
除此之外,不法商家还利用老年人渴望亲情、害怕孤独的心理,组织各种集体联欢活动,并在此过程中推销功效不明、价格高昂的保健产品。他们打着“名厂、名店、名品”的招牌,甚至冒用著名学术机构的旗号,但实际上绝大多数都是虚假的。商家利用老年人对名牌产品的信任,采用品牌误导的策略,来达到自己的销售目的。
一些商家还会以公司庆典、社会公益活动等名义,组织老人免费游玩或参加健康知识讲座。游玩过程中,通过冒充的专家游说老人购买产品。商家利用有奖、附赠一类的促销方法吸引老年人,让他们在礼品的诱惑下盲目购买保健品。
据了解,近几年保健品的销售情况已不容乐观。成本与零售价比值已经大幅上升,甚至有些保健品的成本与销售价格之比达到了1∶10,成为暴利产品。南京市新街口第一药店的蒋小姐表示,目前老年人对保健品的消费已经趋于理性,更注重选择具有实际保健功能的商品。
专家分析指出,老年保健品的消费潜力巨大,但市场不规范导致消费潜力未能充分释放。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市场的引导和监管,促进老年人保健品的生产和消费健康发展。老年人在选择保健品时也应提高警惕,理性消费,避免上当受骗。若想了解更多关于保健品的详情,可访问保健品专题网站
在此呼吁广大老年人朋友们,选择保健品时要谨慎,不要被虚假的宣传和诱惑所迷惑。保护好自己的健康和财产安全,理性消费,远离骗局。也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让老年人能够安心享受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