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思政课是贯彻“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这里的“立德树人”,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是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包括了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等要素。这些要素不仅仅是知识点,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是他们成为合格公民的必要条件。
课程的设计从学生个体的成长出发,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构建了一套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内容体系。这意味着,课程内容不仅要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更要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他们的成长。
新课标的修订原则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创新导向。这意味着课标不仅要满足当前的教育需求,还要预见未来的发展趋势,确保学生具备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们不再仅仅关注结果,而是更加注重过程评价和增值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更加全面、公正,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二、选择题
1. 道德与法治课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道题的答案是B。
2. 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和法治观念,并不包括单一性。选项D是正确答案。
3.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和实践性,并不单一。选项D是正确答案。
4. 最有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是小组讨论。这种方式可以促使学生们积极交流、互相质疑,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选项B是正确答案。
三、简答题
1. 课程理念:
-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思想引领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 强化课程一体化设计,确保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的有机结合。
- 注重校内外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增强课程的实践性。
- 坚持教师引导与学生主体建构相统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教学建议:
- 采用案例教学,如分析公民权利与义务,增强课程的实践性。
- 开发多元课程资源,结合显性与隐性教育,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能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化理解,真正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四、判断题
1. 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需要价值的引导与核心素养的培养。这道题的答案是错误的(×)。
2. 健全人格的培养目标包括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等要素,这道题的答案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