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泳新星傅园慧,因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及“洪荒之力”成为新晋网红。近日,她注意到美国泳坛传奇人物菲尔普斯的火罐印,分享了自己拔火罐的小插曲,笑着说自己的皮肤太嫩,教练不允许长时间拔火罐,否则皮肤会起水泡。
拔火罐,这一古老的中医疗法,在现代仍受到广泛推崇。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针灸科副主任医师易伟民为我们详细解读了拔火罐的原理和功效。拔火罐通过热力排尽罐内空气,形成负压,紧紧吸附在身体特定部位,产生温热、负压、调节作用及不同罐法的独特效果。它能温经散寒、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与按摩、刮痧有相似的疗效。走罐还能调整经络功能。
那么,哪些人适合拔火罐呢?易伟民介绍,感冒、膈肌痉挛、慢性胃炎等疾病的患者,都非常适合通过拔火罐来辅助治疗。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拔火罐。心脏病、血液病、皮肤损伤患者,肺结核及各种传染病、癌症患者,骨折、极度衰弱者,孕妇以及儿童等特定人群应当避免或谨慎使用。
拔罐过程中也要注意许多事项。拔罐室内温度需保持在25℃以上并避风。患者的体位以俯卧或仰卧为宜。根据身体部位选择不同大小和型号的火罐。拔罐的顺序应遵循从上到下的原则,且不宜在原罐斑处重复拔罐。病情较重或病程较长的人可以适当延长拔罐时间并加大吸附力。若拔罐过程中出现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拔罐并让患者休息。
易伟民特别强调,拔罐过程中若出现晕罐现象,如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心慌等,应立即停止拔罐并休息。拔罐后皮肤可能出现小水泡、出血点或瘙痒,这是正常现象,少碰水,不要弄破水泡,一般一两天会自愈。严重者应马上到医院处理。气血不足的人不宜经常拔罐,否则可能会加剧气血不足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