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试管婴儿技术 >

惊蛰到了,知道该做什么

惊蛰时节:春雷萌动,万物复苏的序曲

惊蛰,是农历的二月节,标志着天气开始回暖,春雷始鸣。当太阳于3月5日或6日行至黄经345度时,这一节气便悄然而至。惊蛰寓意着蛰伏于地下的冬眠昆虫被雷惊醒,大地恢复了生机。

晋代诗人陶渊明曾以诗描绘这一时节:“春雷初响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尽管昆虫并不能真正听到雷声,但春雷的轰鸣确实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温暖的气候唤醒了它们,结束了漫长的冬眠。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初雷时间各不相同。云南南部在1月底即可闻雷,而北京则要到4月下旬。但无论早晚,“惊蛰始雷”这一说法都与沿江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相吻合,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值阳光明媚的“九九”艳阳天。除了东北和西北地区仍带着冬日的银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已回升至0℃以上。华北地区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至6℃,沿江江南则超过8℃,西南和华南更是达到了10至15℃,春意盎然。

人们自古以来重视惊蛰节气,视为春耕的起点。唐诗中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强调:“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随着气温回升,田间管理也进入繁忙时期。华北地区的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需要及时耙地以减少水分蒸发。沿江江南的小麦已经拔节,油菜开花,需要适时追肥,干旱少雨的地方则应灌溉。

温暖的气候也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以及田间杂草的生长。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工作应及时进行。家禽家畜的防疫也不可忽视。

惊蛰时节,我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在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华南西北部除个别年份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

到了惊蛰,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有明显升高,成为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但由于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较大。华南中部和西北部在惊蛰期间可能会出现春旱,对农作物产生影响。植树造林、栽后浇灌的工作尤为重要,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惊蛰时节,春雷萌动,万物复苏。无论是田间管理还是家庭防疫,都应顺应时节的变化,做好各项准备,迎接春天的到来。

第三代试管婴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