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良性前列腺增生患病率的主要挑战在于缺乏统一明确的定义。通过尸检,我们发现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组织学患病率在31至40岁的男性中为8%,在51至60岁的男性中增加到40%至50%,而在年龄超过80岁的男性中,发病率更是超过80%。按照临床标准,即以前列腺体积大于30毫升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较高为判断依据,在55至74岁之间且未患有前列腺癌的男性中,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病率为19%。如果使用更为严格的标准,即前列腺体积大于30毫升、评分高以及最大尿流率低于特定数值作为标准,其发病率会更低。
关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随着年龄增长激素变化有关。在此过程中,前列腺尿道周围区域可能出现多发性纤维腺瘤样结节,这些结节可能源于尿道周围腺体,而不是发生在真正的纤维肌性前列腺。增生可以影响前列腺的侧壁(侧叶增生)或膀胱颈下缘组织(中叶增生)。从组织学的角度看,这些组织主要是腺体,含有不同比例的纤维基质。
当尿道管腔在前列腺部位受损时,尿液流出会受到阻碍,可能导致膀胱逼尿肌肥大、小梁形成、小房形成和憩室。由于膀胱排空不完全,容易引起尿淤积、感染和继发性炎症变化。尿淤积还容易形成结石。即使是不完全性梗阻的长期梗阻,也可能导致肾盂积水并损害肾功能。
良性前列腺增生也可能导致一系列的症状。由于膀胱排空不完全和快速再充盈,患者会出现进行性尿频、尿急和夜尿。尿流和力量减弱,出现排尿犹豫和间断。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排空不完全的感觉、尿末淋漓、充溢性尿失禁或完全尿潴留。在尽力排尿时,还可能出现前列腺尿道和膀胱三角表浅静脉充血、血管破裂和血尿。长期逼尿、不活动、受寒或使用某些药物如药、抗胆碱能药和拟交感神经药均可能加速急性完全性尿潴留的发生。这些症状可以通过美国泌尿科协会制定的七个问题的症状评分进行定量的检查和评估。
在直肠指检中,前列腺通常肥大,质地如橡皮,中央沟消失。直肠指检查出的前列腺大小并不总是准确,因为即使直肠检查显示前列腺较小,也可能已经足够大以引起尿道梗阻。在体检时,可以触及或叩诊到因尿液积聚而膨胀的膀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