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十一世界母乳喂养周之际,让我们聚焦于母乳喂养的诸多优势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以“母乳喂养促进 健康教育先行”为主题,我们深入母乳对于婴儿无可替代的滋养作用,以及与之相关的健康教育问题。
母乳,被誉为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这一赞誉并非空穴来风。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坚定立场证明了母乳的无可争议的价值,提倡将母乳作为婴儿食品的最佳来源。出生后的前六个月,纯母乳喂养是黄金准则;六个月后,合理引入过渡期食物,继续母乳喂养至两岁,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
在我从事的儿保门诊工作中,遇到许多因喂养问题疑虑重重的家庭,其中关于补钙的问题尤为突出。例如,一些家长发现宝宝百天后出现枕秃,即后脑勺一圈不长头发,从而引发对钙摄入的疑虑。关于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是否需要额外补钙,疑虑重重。
实际上,母乳基本能满足婴儿需要的全部营养需要。对于1岁以内的婴儿期宝宝,生长发育迅速,对钙的需求量也相对较多。只要饮食中摄入的钙量达到了供给标准,就可以不补钙。
母乳中的钙含量为34mg/100ml,这意味着6月龄内的宝宝每天只需进食600ml母乳,就可以达到每日钙推荐摄入量。实际上,许多宝宝的母乳摄入量通常在800ml左右,完全足够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母乳中的钙与磷比例适宜,使得钙的吸收利用率更高;母乳中的饱和脂肪酸结构也减少了钙的丢失。
哺乳期的妈妈每日钙需要量比一般女性增加200mg/d,总量达1000mg/d。只要母亲保证足够的钙摄入,母乳中的钙含量就会保持稳定,不会因为母亲饮食的变化而波动。额外补钙并不会增加母乳中钙的含量。
那么,哪些母乳喂养的宝宝容易钙缺乏呢?主要包括母亲妊娠期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多胎等胎儿期钙储备不足的情况。长期腹泻、胃肠道疾病、维生素D摄入不足或其他肝肾疾病也可能导致钙吸收不良。
对于纯母乳喂养的健康婴儿,可以持续从母乳中获取稳定、充足且易于吸收的钙,不需要额外补钙。为了避免维生素D缺乏,宝宝出生后2周开始应补充维生素D ~800U/天。
母乳喂养是婴儿健康成长的基础,也是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环。只有深入了解母乳的营养价值,科学地进行喂养,才能让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专家刘子源整理发布此文,希望能为家长们解答疑惑,为宝宝的健康成长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