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近期针对群租房问题不断推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整治措施,结合立法规范、执法行动和社区治理等多方面的努力,旨在解决这一长期困扰城市管理的难题。以下是关于这些政策的动态:
一、法规政策的更新与完善
《上海市住房租赁条例》明确了禁止将住房用于群租的规定,对于违规者将处以最高20万元的罚款。该条例详细界定了群租的标准,包括违法分割房间、按床位出租、将非居住空间改为居住用途、人均居住面积低于5平方米或单间居住人数超过两人(法定赡养关系除外)等情况。条例还要求“二房东”办理市场主体登记并开立租金监管账户,确保房源信息发布的真实性。
为了配合这一法规的实施,还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治理措施。其中,“疏堵结合”的策略旨在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供给,特别是在高校园区、产业集聚区及轨交站点周边进行重点布局。通过推广“人防+技防”的智能监管模式,利用水电数据分析、智能门禁等技术手段来识别群租行为。
二、执法与社区治理的紧密结合
在执法方面,从2025年4月起,上海城管开展了住宅小区环境秩序专项执法行动,严查群租等五大类违法行为,并对投诉集中的500个点位进行了重点整治。推行“行政处罚+司法判罚”的双轨机制,进一步强化了执法的震慑力。
在社区治理方面,上海市的一些街道和社区也进行了创新实践。例如,宝山路街道试点了“宝邻说法”协商议事品牌,联合法律团队解决群租引发的邻里纠纷和安全隐患。九亭镇则实施了“四阶段、十步骤”的工作流程,通过排查摸底、约谈整改等步骤来规范治理。
三、区级政策的动态调整
各个区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例如,浦东新区在2024年9月启动了租赁房屋违法居住行为集中整治,强化了多部门的协同联动,以消除治安及消防隐患。杨浦区五角场街道则通过党建引领物业治理,将群租问题纳入12345热线难点问题源头减量专项行动。
四、政策效果与展望
新规实施以来,通过刚性处罚与柔性疏导相结合的方式,如提供合规的租赁房源,群租乱象已经显著减少。未来,上海市将继续优化“联合执法+智慧监管+普法宣传”的综合治理方案,确保城市环境的和谐宜居。
上海市在解决群租房问题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得益于法规政策的完善、执法行动的加强以及社区治理的创新。展望未来,上海市将继续努力,为广大市民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宜居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