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踏入大一的我,曾在朋友家中静静观赏一部电影,情感丰富的我,对爱情仍怀有无尽的憧憬。那部电影让我感动至深,夜晚昏黄的路灯和幽静的小路都让我沉浸于复杂的情绪之中。时隔三年,我才决定写下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触。或许是因为经历了许多,我现在更能理智地表达我的看法。无论如何,我仍然热爱这部电影,它是我对老友Leying的深深感谢的载体,祝愿他能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拥有幸福的一生。
那年的秋天,在阿姆斯特丹,弥散着味的灵魂与秋日阳光般的温暖交织在一起。画家惠瑛正在为她的个人画展忙碌,每天都会在广场上为人画肖像。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她对初恋的回忆是唯一支撑她活下去的勇气。每天同一时刻,都会有人送来一盆小小的雏菊,但送花人的身份始终成谜,这让惠瑛心中生出一种异样的感觉。
国际刑警正佑,为追捕杀手来到这座城市。他却在追捕他人的过程中,被纯真善良的惠瑛深深吸引。熙熙攘攘的广场上,正佑静静地坐着,让惠瑛为他画肖像。他们的幸福溢于言表。背后还有一人,一直默默守护着惠瑛,他就是杀手朴义。他也来到广场上,请求惠瑛为他作画。当惠瑛画到一半时,却发现自己画的竟然是另一个男人的脸。
电影中最美的一刻,是惠英要求她的写生模特朴义稍微侧坐。他的白皙右手从褐色毛衣中轻柔伸出,伴随着忧郁的眼神和颤抖的炭精条,她在画板上描绘出的是恋人郑宇的形象。这一切都在斑斓的画面中展现,年轻女画家惠英的初恋色彩在此打下烙印,永不褪色。
心颤的时刻来临,郑宇从韩国返回荷兰向惠英道歉。他们的重逢被导演巧妙地置于一个镜头中,与朴义的惊慌、嫉妒和郁闷交织在一起。面对血腥的场景和纷飞的枪弹,郑宇和惠英都身负重伤。惠英从此变成了哑巴,也知道了恋人的是国际刑警郑宇。
影片通过不同的视角来阐述同一段爱情。在结构上属于并列时间体系的三人在同一时间内发生相同的事情。导演利用平行叙事的电影手法让观众置身故事之中又处于故事之外。影片让人意识到即使时间是“对”的但原本应该相遇的人却“错”了而在“错”的时间原本“对”的人却来迟了这种亦真亦幻的感觉让人沉醉在时间错位的爱情之中虽然甜蜜却也让人感慨万千。
对于慧英究竟爱的是谁这个问题似乎一直困扰着我们。如果她真爱上了警察正佑又怎会在瞬间爱上杀手朴义呢?现在我才明白我们的女主角还不太懂爱她只是爱上了爱情本身和那个人是谁并没有关系爱上的仅仅是那一盆放在门外的雏菊。正如她的前男友发过的信息所说在错的时间遇上对的人那是一声叹息他们三人的故事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在这个世界上,总有许多无法预知的变故和无法避免的离合。有时候,我们不得不面临转瞬即逝的机会,一旦错过,便可能永远失去。多年以后,我们才会领悟到所有的争取和努力,也许在命运的玩笑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上帝似乎只在云端轻轻眨了眨眼,一切结局便已然注定,无可更改。
在这漫长的旅程中,我们不禁沉浸在回忆里的爱情之中。那些甜蜜、痛苦、失落和执着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比等待中的爱情更加让人心痛。我们回想起那些曾经深爱过的人,他们的面孔在脑海中浮现,仿佛就在眼前。
惠瑛的心中,一直漂浮着那个男人的脸庞。他的形象被层层叠叠的回忆覆盖着,清晰而又模糊。她试图抓住那段渐行渐远的情感,试图在回忆中寻找到那份曾经的爱。她心中充满了渴望,想要再次见到他,想要与他重新连接。
她深知,回忆中的爱情虽然痛苦,但也是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爱情是需要经历和磨砺的。无论结局如何,那些美好的回忆将永远伴随着我们,成为我们人生旅途中最美丽的风景。
也许,命运会给他们一个奇迹,让他们在人生的某个转角再次相遇。那时,他们将会发现,所有的等待和痛苦都是值得的。因为,有些爱情,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追寻和等待。他们的爱情故事,也许会成为那些回忆里最为动人的篇章,激励着他们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