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妇科 >

北京中医药大学***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发展中医药师承

  • 妇科
  • 2025-05-28
  • www.shiguanyingerw.cn
  • 试管婴儿网

在充满历史底蕴的中日友好医院,一场特殊的拜师仪式在2021年9月盛大举行。这场仪式不仅标志着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的传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且也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个庄重的场合,17位青年中医师通过现场拜师,正式成为国医大师晁恩祥、许润三等10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传承人。

这场拜师仪式,如同一条纽带,连接了古今,传承了智慧。老中医药专家们将自己的临床经验、医术精髓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这是一种责任的传递,也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在资料图片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在带教出诊的身影,更是彰显了这种传承的实际行动与深远意义。

正如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所强调的,师承教育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师承教育,又称为“师带徒”,是中医药学特点和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的体现。近年来,北京中医药大学积极建立多元化的院校师承教育模式,将师承教育融入院校教育的全过程。

李峰,这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的院长,作为1985级的学生,他的成长离不开长期的跟师学习。他回忆起自己的学生时代,课后时间几乎都花在国医堂门诊,帮专家抄方,那段经历对他影响深远。如今,他也成为了一名导师,致力于中医教育事业。他创建的“院校—师承—家传”三结合的教育模式,强调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更早进入实践,弥补了传统院校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姜树诚,这位北京中医药大学2020级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班的学生,受到家庭影响,对中医有浓厚兴趣。他坦言,跟师是为了更好地掌握基础,认识中医,了解中医。而通过师承,他能够更早进入实践,感受到中医的疗效,更加系统地学习中医思维。

武琳璐是岐黄班中医内科学专业博士一年级学生,她的跟师经历让她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医的疗效。在跟师过程中,她不仅学习了如何用中医思维看病,而且通过观诊、助诊、习诊的模式,深入了解了临床环境,提高了辨证能力。李峰和教学团队强调学习经典、提高文化底蕴、培养中医思维是师承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

师承教育不仅是技术的传承,更是文化的传承,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医籍学术思想的继承。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师承教育,如同一条脉络,贯穿了中医药人才发展的全过程。在这条脉络上,每一位导师都用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影响着每一个学生,使他们成为中医药事业的坚实后盾。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党委***谷晓红深谙教育的真谛——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在于医德、文化与思维的熏陶。她倡导的是“大医精诚、修明德、做明医”的师承教育思想,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通识教育融入了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的跟师学习,而专业能力的培养则结合了传统中医思维、临床实践能力与现代生命科学知识,着重于悟性培养和人格塑造。

师承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师资力量的强大是这种教育模式成功的关键。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导师资源?闫永红给出了深入的解读。她指出,在导师的选择上,学生可能会有自己的偏好,但师承的本质是实现个性化指导,而非简单的小班教学。学校通过建立导师库,提供更丰富的师资资源,同时保障师承不是流于形式,而是通过加强师生规范化管理、做好教学活动的管理和目标设置等方式,确保跟师质量。

北京中医药大学还特聘民间名老中医、校外知名院士等,开放名医名家教学资源。谷晓红强调,对于民间名老中医,最看重的是医术与医德。他们独特的理念和实践经验,通过严格的审查、答辩、遴选过程,以开展讲座、出门诊的方式,拓展学生视野,传承个人智慧。

北中医的师承模式更是别具一格,形成了“集体带、带集体”的独特方式。通过“名医+名师”“医教研三位一体导师”“名老中医工作站”等导师组形式,倡导“名师共同带徒、弟子集体跟师”的理念。这样的模式不仅让学生继承一家之长,更博采众家精髓,鼓励个性发展。

2014级岐黄班学生姚睿祺的亲身经历就是最好的证明。跟过不少老师学习的他深知,不同老师的诊疗思路和治法方药都有其独特之处,临床中学习不同老师的辨证思路,对于开阔视野和提高诊疗水平有着极大的帮助。

北京中医药大学还成立了王琦书院,以培养中医药领军人才为办学目标,师承教育的新模式,开辟高端人才成长的新途径。

国医大师们对人才培养也有着深刻的见解。张大宁强调传承的关键是9个字:学经典、跟名师、多临床。张学文认为,中医药院校教育是主导方向,但师承等其他形式的教育也必不可少,二者取长补短方为正道。刘敏如指出,中医药派系的传承应该博采众方、融会贯通。刘祖贻强调必须多读书、多临床,两者并重才能真正理解中医的思维体系。邓铁涛则指出书本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只有老师在身边心传口授,方能领悟。

在这所充满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学校里,教育的精髓被完美地融合在每一次教学和实践中,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中医药人才。

第三代试管婴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