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地区的小谢(化名)一次吃了七只螃蟹后,突发剧烈腹痛和呕吐,被诊断为重症急性炎,随即转入ICU进行紧急抢救。与此江苏常州的庄先生也因食用三只螃蟹而诱发胆源性炎,一度昏迷在ICU接受治疗。这两个案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不得不关注螃蟹过量食用的风险。
螃蟹,这种美味的水产,为何会引发如此严重的疾病呢?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机制呢?螃蟹的蟹黄、蟹膏中含有极高的胆固醇。过量食用会刺激胰液大量分泌。当胰液排泄受阻时,就可能引发急性炎,严重时更可能发展为重症炎,甚至伴随休克、多器官衰竭等严重后果。
而对于一些特定人群,如肥胖、高血脂、高血糖、胆道疾病患者等,由于代谢或胆汁排泄障碍,他们更容易因过量食用高脂、高蛋白食物(如螃蟹)而诱发急性炎。这些人群在享受螃蟹美味的更要格外注意控制食用量。
那么,如何预防因食用螃蟹而引发的疾病呢?对于高风险人群,如三高、胆道疾病患者,建议咨询医生意见,避免空腹食用螃蟹。健康人群在食用螃蟹时也要控制数量,每次食用1-3只(根据螃蟹大小调整)。避免搭配酒精或高脂食物,因为酒精和高脂饮食会加剧负担。
急性炎的症状表现也是我们需要了解的。如果出现上中腹剧痛(可向肩背部放射)、伴随恶心、呕吐、腹胀、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出现黄疸、休克等情况,应立即就医。
螃蟹虽然美味,但过量食用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我们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控制摄入量,避免与酒精或高脂饮食同食。特别是对于高风险人群来说,更要谨慎对待螃蟹这种美味佳肴。通过了解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享受美食的也确保身体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