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妇科 >

教育部和中消协发布提示:校外培训有风险,报

  • 妇科
  • 2025-05-04
  • www.shiguanyingerw.cn
  • 试管婴儿网

中新网报道,教育部联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出重要提醒。随着新学期的到来,一些校外培训机构运用捆绑销售、充值赠送等策略诱导家长超时段、超限额支付培训费用,这不仅带来了“卷钱跑路”“退费难”的风险,更引发了大量的教育培训服务投诉。据全国消协组织统计,相关投诉数量已高居服务类第三位。对此,教育部及中国消费者协会正积极敦促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维护广大学生家长的合法权益。

面对这种情况,广大家长和学生需要保持理性。在选择校外培训机构时,务必谨慎。一些机构可能未获得主管部门许可,或个人名义开展违规培训,如“一对一”“住家教师”“高端家政”等。对此,教育部已开通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家长可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查询具备合法资质的培训机构。

家长在决定接受培训前,应签订由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共同制定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特别要注意课程、从业人员和费用等条款,明确约定退费情形和方式,并妥善保管正规发票。在支付培训费用时,家长需特别警惕超过一定时限或限额的收费,以及通过非正规渠道支付费用。建议家长选择使用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完成支付,避免现金或转账等方式,以降低退费纠纷和资金安全风险。

家长在选择培训机构时还应警惕虚假宣传。一些机构为获取更多客源和利润,可能夸大培训效果和从业人员力量。家长在决定前应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培训机构的办学场所、人员构成、经营状况和设施设备等实际情况。

为应对这一问题,教育部和中国消费者协会计划开展校外培训“平安消费”专项行动。这将进一步规范培训收费、强化预收费资金监管、加快纠纷化解、加强消费教育指导,并严肃查处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也呼吁广大学生家长提高消费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违规培训,共同营造放心的校外培训消费环境。在这一过程中,家长们的眼睛需要“擦亮”,对违规培训进行监督举报。

这一提醒不仅关乎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更是对校外培训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教育和消费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下一篇:没有了

第三代试管婴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