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亚迪波澜壮阔的发展史中,董事长王传福多次深情回顾企业所经历的严峻时刻,特别是面对技术路线选择和研发投入时所遭遇的巨大挑战。让我们一同这些关键节点的故事。
是转型初期的质疑与困境。回望2003年,比亚迪大胆宣布收购秦川汽车,进军汽车行业。这一决策引发市场轩然大波,股价暴跌近50%,外界对其跨界能力普遍持怀疑态度。当时,新能源汽车市场尚未成熟,比亚迪首款插混车型F3DM的市场接受度低迷,销量长期陷入低谷。
接下来,是技术路线的生死抉择。在2017至2019年期间,中国插混车市场份额不足3%,许多车企纷纷放弃该技术路线。比亚迪内部对此展开激烈争论,然而王传福董事长却力排众议,坚定研发插混技术。他曾动情地说:“即使走错了,我们也认了。”在这一阶段,企业净利润连续三年大幅下滑,2019年净利润仅16亿元,但同年研发投入却高达84亿元。
再来看研发投入的破釜沉舟。从2002年起,比亚迪持续加大动力电池研发的投入,2003年更是启动混动技术研究。数据显示,2008年至2020年间,比亚迪的研发投入连年超过当年净利润,部分年份的研发费用甚至达到净利润的3-4倍。
最终,比亚迪迎来了突围与爆发式增长。转折点出现在2020年刀片电池技术突破后,比亚迪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春天:完成首个1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耗时13年,实现100万至300万辆跨越仅用了短短的1.5年,而从300万至500万辆的阶段更是被缩短至9个月。
王传福董事长在多个公开场合难掩激动之情,提及:“曾经我们也怕等不到春天。”尤其是在2018年第三代DM技术攻坚阶段,企业面临巨大的困境,但他坚信技术创新的力量能够引领企业走出低谷。他的坚持最终得到了回报,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2020年的5%跃升至2023年的35%,这充分证明了比亚迪战略决策的前瞻性。比亚迪的故事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成长史,更是一部关于信念、创新和坚持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