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早晚温差的逐渐加大,我们再次迎来了高血压易发的季节。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2月,是血压最容易发生波动的时期。在秋冬之交,随着天气的转冷,末梢血管的收缩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心脏需要更多的力量才能将血液推出,从而引发血压急剧上升。这种情况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尤为明显。
老年人的血管老化、血管壁硬化,失去了原有的弹性,容易产生“老年性高血压”。这种类型的高血压主要表现为收缩压明显升高,而舒张压则相对较低。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弹性纤维减少,无法吸收心脏收缩时的能量,导致收缩压逐年增高。
中医理论认为高血压的成因与多种证型有关,常见的有五种证型。针对这些证型,中医采用辨证施治的原则进行治疗。例如肝火上炎的患者会头晕目眩、口苦咽干、心烦易怒等,治疗时应采用龙胆泻肝汤来清泻肝火。对于肝肾阴虚的患者,治疗时应采用杞菊地黄丸合一贯煎来滋养肝肾。而针对阴虚阳亢的患者,天麻钩藤饮能够有效地滋阴潜阳、平肝熄风。针对痰浊闭阻和血瘀阻络的患者,中医也有相应的治疗方法。
除了药物治疗外,食疗也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民间常用芹菜作为高血压食疗的主要食材之一。芹菜性味苦寒,能够平肝清热、祛风利湿,对高血压、胆固醇过高、血管硬化等疾病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菊花也具有降压作用,可以用白菊花泡茶饮用。大蒜也能降低血压,但需注意适量食用,避免造成不适。决明子煮水、红萝卜汁加蜂蜜等也有助于降血压。
除了药物治疗和食疗外,运动也是防治高血压的重要手段。每周至少进行三次、每次至少30分钟的运动可以有效帮助控制血压。适合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包括慢跑、快走、游泳、登山、骑脚踏车、跳舞等,而爆发性和剧烈运动则不适合。特别是已经患有冠状动脉疾病的人,更需要小心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面对冬季高血压的挑战,我们需要从药物治疗、食疗和运动三个方面进行综合防治。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防治方法,我们能够有效控制血压,保持身体健康。
由网友『万花︵筒』至本站,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如觉得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站长联系处理。